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为悼念韦夫人所作的挽诗。诗人以人生短暂和自然现象为喻,表达对韦夫人的深深怀念。"人生如朝露",将人的一生比作早晨的露水,暗示生命的脆弱与转瞬即逝;"死亦同蜕蝉",进一步比喻死亡如同蝉的蜕变,虽然结束,但也有新生的意味。
诗中提到"有子能如诩",赞誉韦夫人留下了优秀的子女,这是她生命价值的延续,也是诗人对她的一种慰藉;"夫人可以仙",则表达了诗人对韦夫人高尚品格的赞美,认为她在世间虽去,但精神犹在,如同仙人般超凡脱俗。
"春台花灼灼,秋浦月娟娟",通过描绘春天的繁花似锦和秋天的皎洁月色,营造出美好的意象,象征着韦夫人的生活虽然已逝,但记忆中的美好仍然鲜明。
最后两句"唤醒何州梦,归来泪迸泉",诗人想象韦夫人的灵魂能够唤醒他人的梦境,而他自己在回忆中悲从中来,泪水如泉水般涌出,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无尽的怀念之情。整体上,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富有哲理的挽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敬仰和悼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