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会面苦无因,缄书意亦勤。
相望七十里,仅隔一重云。
有句来求墨,得诗如见君。
从知相忆梦,花下拟论文。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谌的作品,名为《酬赵懒翁求墨》。从诗的内容来看,王谌在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了作者渴望交流与共鸣的心声。
"会面苦无因,缄书意亦勤。" 这两句表明尽管两人未能相见,但心中充满了想写信表达的愿望和感情。这反映出古代文人之间的情谊深厚,以及书信作为沟通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
"相望七十里,仅隔一重云。"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诗意盎然的景象,通过空间上的接近与视觉上的阻隔,增添了一份无奈和深沉的情怀。七十里的距离并不遥远,却因为那轻薄的一层云而变得遥不可及。
"有句来求墨,得诗如见君。"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欣赏,以及通过诗歌来传递情感和思想的愿望。这里的“求墨”指的是请求对方赐予文字或作品,而“得诗如见君”则是说收到对方的诗歌,就像亲眼看到那人一样,充满了对远方朋友作品的期待与欣赏。
"从知相忆梦,花下拟论文。" 这两句透露了作者在思念中常常梦见友人,并且在鲜花盛开之处构想着与朋友相关的话题和文章。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会面的一种精神寄托,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操与文学艺术的追求。
不详
二十年前曾到此,重来又是晚春时。
芦因水长全然短,山被云遮分外奇。
渔艇添成古图画,雁行点破碧琉璃。
布衣憔悴江湖客,闲倚栏干自觅诗。
万古玉潭水,君何独擅名。
多应吟思苦,一似此泉清。
山泽供高隐,江湖已著声。
小诗拈未出,更欲与君评。
向来已观集,今见自吟诗。
天下有清论,僧中真白眉。
淡如秋水净,浓比夏云奇。
慎勿轻拈出,常人罕见知。
五言与七字,句句总清新。
但得诗囊富,何忧客路贫。
梅花一巘雪,瑶草半岩春。
著我司盟去,吟边养病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