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燕脂斑出古铜鼎,弹子窝深湖石山。
老去柴门谁复过,天教二友伴清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画面。"燕脂斑出古铜鼎",诗人以古铜鼎上的斑斓痕迹比喻岁月的痕迹,暗示时光如燕脂般悄然流逝,留下深深的印记。"弹子窝深湖石山"则借湖边石头上的弹痕,象征世事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如同历史的弹子在时间的长河中滚动,留下凹陷的印迹。
"老去柴门谁复过"表达了诗人年华渐逝后的孤独与落寞,门前无人来访,反映出他晚年生活的清淡与清闲。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感到凄凉,反而"天教二友伴清闲",将自然山水视作朋友,享受这份宁静与自在,体现出他的豁达与淡然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物象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清闲生活的安然接纳,体现了陆游晚年诗歌中的淡泊与坚韧。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久衰岂是见人时,健忘偏于养性宜。
啖饭著衣常苦懒,为谁欲理一团丝。
浅色染成官柳丝,水沉熏透野梅枝。
客来莫怪逢迎懒,正伴曾孙竹马嬉。
书房偷得蜗庐样,仅仅能容老病身。
纸被蒙头方坐稳,却愁转眼又新春。
夜静孤村闻笛声,溪头月落欲三更。
不须吹彻阳关曲,中有征人万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