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人已逐烟霞去,此地犹馀岩壑存。
十数小峰缠古蔓,两三老木长盘根。
月沉翠柳空梁影,雨洗苍苔带屐痕。
留得清风师后进,绝胜金谷忆王孙。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谷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士和传统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人已逐烟霞去”,开篇即设定了一种超脱世俗、高洁自远的情境。"此地犹馀岩壑存" 表明尽管高人不在,但这片古老的山水依旧存在,仿佛保留着他们的气息。
“十数小峰缠古蔓,两三老木长盘根” 描绘了山谷中的自然景物,小峰蜿蜒,古藤缠绕,而几株老树则以其盘曲的根系紧紧抓住大地。这些形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月沉翠柳空梁影,雨洗苍苔带屐痕” 通过对月光和雨水作用下的景物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山谷的宁静与生命力。月光下,树影投在空旷的桥上;而雨后的苔藓则保留着行者的足迹。
“留得清风师后进,绝胜金谷忆王孙”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美好生活方式的怀念。这里的“清风”可能是指自然清新的气息,而非特定的人物;“师后进”则暗示着一种精神上的追随或继承。而与之相比,“金谷忆王孙”所代表的富贵生活显然黯然失色。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高洁、自然和传统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代物质追求相比之下的一种超脱态度。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夜宿三家市,晨征十里程。
竹舆冲雾去,草屐带霜行。
无犬花村吠,有鸡茅店鸣。
湖南真乐土,邻柝莫相惊。
松老傲前岭,梅疏卧浅溪。
避风巢上鹊,唤雨竹间鸡。
野迥夕犹牧,田乾春未犁。
路迢人倦甚,只向近林栖。
指点烟林正午钟,亭亭楼阁有无中。
铺张翠盖松间日,扫洒红尘竹外风。
啼鸟不惊禅入定,落花无迹色成空。
解鞍暂作今宵歇,恰与云堂旦过同。
垂垂白发老相催,末路崎岖毂又推。
万里备更霜雪苦,十年重入瘴乡来。
休思往事骖鸾去,恍类前身化鹤回。
行尽潇湘春脉脉,故人惟有道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