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过恨这关》由明代诗人卢象升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英雄情怀和忠义精神的深沉感慨。
首联“千古英雄恨这关,疆分豫楚几重山”开篇即以“恨这关”点题,暗含历史沧桑与英雄悲壮之意。豫楚两地,山峦叠嶂,不仅描绘了地理之险,也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英雄的艰难。
颔联“龙泉羽士嫌岑寂,鸟道征人叹往还”运用对比手法,龙泉羽士(可能指隐居的道士)嫌恶山林的寂静,而行走在鸟道上的征人却为往返的路途感叹。这里既展现了不同人物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同感受,也暗示了英雄们在追求理想与实现抱负过程中的孤独与艰辛。
颈联“剑削芙蓉身欲奋,幽栖岩壑意仍閒”进一步深化主题。剑削芙蓉,比喻英雄虽身处险境,但内心激昂,渴望一展身手;幽栖岩壑,又暗示英雄即便退隐,其心志依然高远,不为外物所动。这一联巧妙地将英雄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行为相结合,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超然物外的品质。
尾联“遐思忠义当年事,历尽江山识岁寒”收束全诗,诗人遥想历史上的忠义之事,历经江山变换,方能深刻理解岁月的严寒。这一句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致敬,也是对当下及后世的警醒,强调忠诚与正义的价值,以及时间的考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英雄精神的颂扬,表达了对忠义、坚韧与超脱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