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兄道窜作诗寄之

飞旆翩然拂曙凉,都门饯送集冠裳。

窜乡此去嗟予季,忠国古来留异方。

贾谊谁云时不遇,郦生自谓我非狂。

横江一网空朝市,何物充庖荐庙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晨光微凉中,旗帜飘动,都城的人们为他饯行,衣冠济济。
流放他乡,我感叹自己命运多舛,效忠国家的人常被遣往异地。
贾谊也曾遭遇不遇之叹,但自比郦生,认为自己并非狂妄。
横江之上撒下大网,空捞朝堂与市场,又能捕获什么来供奉朝廷呢?

注释

飞旆:飘扬的旗帜。
都门:京城的城门。
冠裳:官员们的服饰。
窜乡:流放到偏远乡村。
嗟予季:感叹自己的命运。
忠国:忠诚于国家。
贾谊:西汉政治家,曾被贬长沙。
时不遇:时运不济,不得志。
郦生:秦末策士,自称狂人。
横江:横跨江面。
朝市:朝廷和市场。
充庖:供给厨房。
荐庙廊:献给朝廷。

鉴赏

这首词作在构图上颇具画面感,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怀。开篇“飞旆翩然拂曙凉”一句,便给读者呈现了一幅清晨宫城之景,飞扬的旗帜在微凉的晨光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神圣的氛围。紧接着“都门饯送集冠裳”则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情形,都门外众人为他送行,他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官帽,这一幕显得既庄重又有些许离别的哀愁。

“窜乡此去嗟予季”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这里的“窜乡”指的是诗人将要远行,离开自己的家乡,而“嗟予季”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命运所系的时代感到忧虑和叹息。

“忠国古来留异方”这句中,“忠国”二字彰显出诗人的忠诚与担当之心,“古来留异方”则是说自古以来,忠于国家的人总能留下不朽的功绩,这里暗含着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

“贾谊谁云时不遇,郦生自谓我非狂”两句中,“贾谊”指的是西汉初年的一位忠臣,他因才华横溢而不得志,被后世称为“时不遇之人”。诗人通过对贾谊的提及,表达了自己也同样是怀才不遇的人。紧接着的“郦生自谓我非狂”则显示出诗人的坚定信念,即便是在旁人眼中看似疯狂,他仍坚持自己的道路和理想。

最后,“横江一网空朝市,何物充庖荐庙廊”两句,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这里的“横江一网”可能是指渔网,这渔网不仅为空中楼阁,无法捕捉到任何实际之物,更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和抱负难以实现。接下来的“何物充庖荐庙廊”,则是在问询在这座空旷的朝市中,还有哪些东西能够装点这荒废的庙宇,这里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事更迁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词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的哀愁、时代的忧虑以及对于理想与抱负难以实现的无奈。

收录诗词(1)

张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竹石

嗟彼凤去,空馀虎蹲。竹不可食,石不能言。

形式: 四言诗 押[元]韵

九月五日与陈渊如刘主敬同登湖阳诸山

白马湖阳多好山,小筇不借共跻攀。

澄波海上疑瑶席,远峤云中见翠鬟。

雨过谷流穿树碧,天清崖露浥花殷。

便应结屋依东崦,长服朝霞驻少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与葛洪

提司坑冶是新差,职比催纲胜一阶。

若发荐章求脚色,下官踪迹转沉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竹节亭

结构华亭岁月深,形如竹节俯山阴。

规模自壮中山色,基业犹存万古心。

窗外岂无猿鹤唳,檐前时有凤凰吟。

夜深神鬼惊闻处,月下谁弹一曲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