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竹诗

嶰谷管新抽,淇园节复修。

作龙还葛水,为马向并州。

柯亭临绝涧,桃枝夹细流。

冠学芙蓉势,花堪威凤游。

邛王若有献,张骞应拜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赋得竹诗》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所作,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的品格。

诗中以“嶰谷管新抽,淇园节复修”开篇,描绘了竹子从嶰谷和淇园中新生长出的情景,新竹破土而出,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接着,“作龙还葛水,为马向并州”,运用比喻手法,将竹子比作腾空而起的龙,或是驰骋于广阔天地间的骏马,表现了竹子的高远志向和不凡气度。

“柯亭临绝涧,桃枝夹细流”,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生长的环境,柯亭(可能指竹亭)临于深涧之上,周围桃树枝条夹杂在细流旁,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竹子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的关系。

“冠学芙蓉势,花堪威凤游”,将竹子的形态与芙蓉相比较,形容其挺拔的姿态如同芙蓉之冠,而其花则能吸引威凤前来游憩,进一步突出了竹子的美丽与尊贵。

最后,“邛王若有献,张骞应拜侯”,借用历史典故,想象如果竹子作为珍贵之物被邛王进献给汉朝使者张骞,张骞会因此受到封赏,以此来表达对竹子价值的肯定和对其美好品质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赋予了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体现了诗人对竹子品格的高度赞赏和对自然界的深情礼赞。

收录诗词(121)

萧绎(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七符。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 字:世诚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508—554

相关古诗词

咏池中烛影诗

鱼灯且灭烬,鹤焰暂停辉。

自有衔龙烛,青光入朱扉。

映水疑三烛,翻池类九微。

入林如磷影,度渚若萤飞。

河低扇月落,雾上珠星稀。

章华终宴所,飞盖且相追。

形式: 古风

咏晚栖乌诗

日暮连翩翼,俱向上林栖。

风多前归驶,云暗后群迷。

路远声难彻,飞斜行未齐。

应从故乡返,几过入兰闺。

借问倡楼妾,何如荡子妻。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怀旧诗

弘都多雅度,信乃含宾实。

鸿渐殊入升,上才淹下秩。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登江州百花亭怀荆楚诗

极目才千里,何由望楚津。

落花洒行路,垂杨拂砌尘。

柳絮飘晴雪,荷珠漾水银。

试酌新春酒,遥劝阳台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