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宜阳城二首(其二)

当日宜阳号别都,奈何韩国特区区。

子房不得宣遗恨,博浪沙中中副车。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当天在宜阳被称作特别都城
为何韩国却显得如此特殊

注释

当日:当时的。
宜阳: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号别都:号称别都,即另外设立的首都或重要城市。
奈何:为什么,为何。
韩国:这里指战国时期的韩国,与现代韩国不同。
特区区:形容特别、与众不同。
子房:张良,字子房,汉代著名的谋士。
不得:不能够。
宣遗恨:表达或发泄遗留的遗憾或怨恨。
博浪沙: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原阳、中牟一带,历史上曾发生过刺杀秦始皇的事件。
中副车:误中副车,指误杀了驾车的随从而非目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过宜阳城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提及了秦末时期的"宜阳",这里曾是秦朝的别都,而韩国作为一国,在那个时代显得尤为微小。诗人借子房(张良)的故事表达了对韩国命运的感慨,张良未能在生前公开表达对秦朝的复仇之志,只能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的行动中间接报仇,击中副车(未直接命中秦始皇)。通过这一典故,邵雍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弱小国家在强权面前无力申述的无奈和对英雄壮志未酬的惋惜。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历史深度,体现了邵雍诗作的沉思与哲理。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过宜阳城二首(其一)

六国区区共事秦,疲于奔命尚难亲。

如何杀尽半天下,岂是关东没一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过温寄巩县宰吴秘丞

风软玉溪腾醉骑,花繁石窟漾歌舟。

相望咫尺仙凡隔,不得同陪三月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问春(其三)

春来愁去只因花,春去愁来翻殢酒。

长恨愁多酒力微,为春成病花知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有]韵

齐郑吟

子产何尝辞郑小,晏婴殊不愿齐衰。

二贤生若得其地,才业当为王者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