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妇

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

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离。

托身言同穴,今日事乖违。

念君终弃捐,谁能强在兹。

堂上谢姑嫜,长跪请离辞。

姑嫜见我往,将决复沉疑。

与我古时钏,留我嫁时衣。

高堂拊我身,哭我于路陲。

昔日初为妇,当君贫贱时。

昼夜常纺绩,不得事蛾眉。

辛勤积黄金,济君寒与饥。

洛阳买大宅,邯郸买侍儿。

夫婿乘龙马,出入有光仪。

将为富家妇,永为子孙资。

谁谓出君门,一身上车归。

有子未必荣,无子坐生悲。

为人莫作女,作女实难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妇女在婚姻中所遭受的不幸和无奈,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深情与失望。开篇即以“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揭示了她在家庭中的贞洁与守旧,但却因“薄命不生子”而遭到离弃。这反映出古代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以及女性在婚姻中地位的脆弱。

诗中,“托身言同穴,今日事乖违”表达了她对丈夫的忠诚与期望,而“念君终弃捐,谁能强在兹”则流露出深沉的悲哀和无力感。随后的“堂上谢姑嫜,长跪请离辞”显示了她在家庭中的卑微与屈辱。

接下来的几句“姑嫜见我往,将决复沉疑。与我古时钏,留我嫁时衣”描绘了一种割舍之情,既有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缅怀,也有对未来未知命运的忧虑。

诗人通过“高堂拊我身,哭我于路陲”传递出家庭成员对她离去的不舍与哀伤。而“昔日初为妇,当君贫贱时。昼夜常纺绩,不得事蛾眉”则强调了她在婚姻中的勤劳与奉献,以及她对美貌无暇顾及。

最后,“辛勤积黄金,济君寒与饥。洛阳买大宅,邯郸买侍儿。夫婿乘龙马,出入有光仪”展示了她对家庭的贡献和丈夫的地位提升,而“将为富家妇,永为子孙资”则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然而,“谁谓出君门,一身上车归。有子未必荣,无子坐生悲”却又一次抛出了女性在传统观念中的无力和悲剧。而结尾的“为人莫作女,作女实难为”则是对女性命运的一种深刻感慨与哀叹。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离宫怨

高堂别馆连湘渚,长向春光开万户。

荆王去去不复来,宫中美人自歌舞。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寄衣曲

织素缝衣独苦辛,远因回使寄征人。

官家亦自寄衣去,贵从妾手著君身。

高堂姑老无侍子,不得自到边城里。

殷勤为看初著时,征夫身上宜不宜。

形式: 古风

寄别者

寒天正飞雪,行人心切切。

同为万里客,中路忽离别。

别君汾水东,望君汾水西。

积雪无平冈,空山无人蹊。

羸马时倚辕,行行未遑食。

下车劝僮仆,相顾莫叹息。

讵知佳期隔,离念终无极。

形式: 古风

寄远曲

美人来去春江暖,江头无人湘水满。

浣沙石上水禽栖,江南路长春日短。

兰舟桂楫常渡江,无因重寄双琼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