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织图二十三首(其一)第一图

豳风曾著授衣篇,蚕事初兴谷雨天。

更考公桑传礼制,先宜浴种向晴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耕社会中,蚕桑与农业的重要地位以及对礼制的遵循。首句“豳风曾著授衣篇”,引用《诗经·豳风》中的“授衣”之典,象征着农事与生活节气的紧密关联,强调了农耕文化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接着,“蚕事初兴谷雨天”,点明了春末夏初,谷雨时节是蚕桑活动开始的时间,体现了自然时序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和谐统一。

“更考公桑传礼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明了古人不仅关注农业生产的技术实践,还注重通过蚕桑活动来传承和体现社会的礼仪制度,体现了农耕文明中的人文精神。最后,“先宜浴种向晴川”,则以具体场景描绘了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强调了农事活动的有序性和仪式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细致安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中人与自然、生产与生活的和谐共生,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

收录诗词(1147)

玄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织图二十三首(其二)第二图

柔桑初剪绿参差,陌上归来日正迟。

村舍家家帘幕静,春蚕新长再眠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织图二十三首(其三)第三图

红女勤劬日载阳,鸣鸠拂羽恰条桑。

只因三卧蚕将老,剪烛频看夜未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织图二十三首(其四)第四图

春深处处掩茅堂,满架吴蚕妇子忙。

料得今年收茧倍,冰丝雪缕可盈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织图二十三首(其五)第五图

连宵食叶正纷纷,风雨声喧隔户闻。

喜见新蚕莹似玉,灯前检点最辛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