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台行

齐国有四殆,渐台空五层。

台成膏血尽,鬼力犹不胜。

浮云一蔽临淄君,君王左右多青蝇。

嫠妇不恤纬,杞国忧天崩。

任从笑掩侍人口,仰天大拊列女膺。

一言反掌易,春风变淄渑。

吴楚各千里,飞鸟不敢淩。

吴以西子亡,齐以无盐兴。

丑兴而美亡,未易定爱憎。

请君宝此国,观国如延陵。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鉴赏

这首《渐台行》是金代诗人赵秉文创作的一首讽刺诗。诗中通过描述齐国渐台的建造过程和最终的荒废,以及对齐国君主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隐喻了政治腐败、权力滥用以及道德沦丧的社会现象。

首句“齐国有四殆,渐台空五层”开篇即点明主题,暗示齐国面临四大危机,渐台却在空旷中耸立至五层之高,象征着表面繁荣与实际危机并存。接下来,“台成膏血尽,鬼力犹不胜”则揭示了建造渐台耗费了大量民脂民膏,甚至劳力至死,却未能承受其重量,暗讽统治者的奢侈与人民的苦难。

“浮云一蔽临淄君,君王左右多青蝇”一句,以“浮云蔽日”比喻奸佞小人包围君主,使君主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也暗指君主身边充斥着阿谀奉承的小人。接着,“嫠妇不恤纬,杞国忧天崩”运用典故,借嫠妇(寡妇)不关心织布之事,杞国担忧天塌地陷,来讽刺君主不关心国家大事,只顾享乐。

“任从笑掩侍人口,仰天大拊列女膺”两句,通过侍女的笑声和君主的举动,进一步揭露了宫廷中的荒淫无度和道德败坏。最后,“一言反掌易,春风变淄渑”表达了君主一句话的改变,就能使国家的局势发生巨大变化,暗示了政治的脆弱性和君主决策的重要性。

“吴楚各千里,飞鸟不敢淩”通过对比吴楚两国的遥远距离,强调了齐国的衰败,连飞鸟都不敢轻易飞越。接下来,“吴以西子亡,齐以无盐兴”运用历史典故,指出吴国因美女西施而亡,齐国却因丑女无盐而兴盛,以此讽刺以貌取人的愚蠢。

“丑兴而美亡,未易定爱憎”则指出外貌的美丑并不能决定国家的命运,爱憎的标准不应仅凭外表。最后,“请君宝此国,观国如延陵”呼吁人们珍惜国家,如同对待延陵一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治理国家的深思熟虑。

整体而言,《渐台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深刻揭示了社会的腐败现象,以及对君主和臣民的道德警示,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秋怀次高参军韵

秋风萧条秋气伤,岁云暮矣思故乡。

客行来归正落木,雁飞不下空斜阳。

白草冈头风似箭,黄沙戍下月如霜。

闻君近有从军作,愁思与之谁短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三五七格

秋风清,秋月明。白露夜深重,白云秋晓轻。

梦回酒渴呼童起,枕上辘轳三五声。

形式: 词牌: 秋风清 押[庚]韵

仿严武临边

少年骑马耳生风,老去羞无汗马功。

落日秋风心尚壮,令人回首望云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游箭山

天风吹雪下平田,纷纷逐马银杯翻。

马亦喜风摇玉环,兴来不觉过青山。

青山可望不可攀,长河镜里开烟鬟。

浮云不见山顶相,想是落日孤云间。

箭山峰头望碣石,东南海水不可极。

六龙宾日半海红,长鲸驾浪掀天白。

万峰回合处,九折十三盘。

一溪初入山百转,万壑度尽松声寒。

老苔万古带石色,枯松倒植苍苔裂。

石门划断一峰开,犹向云端眺青壁。

不见长安许道宁。披麻谁绘倚天青。

又无天上谪仙金銮客,削瓜咏此晴峦碧。

眼前安得此突兀,想像造化初开辟。

诗人以来几人到,只说终南与嵩少。

他年骑鹤归蓬莱,仰天却笑箭山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