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世同见怀

君去经春未得还,老夫幽恨满春山。

海棠花过乖同赏,杨柳阴成阻共攀。

对月有谁陪笑傲,临流惟影伴清閒。

何时策杖来过我,把酒论文一解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你离开春天至今仍未归,我在这春山中满怀深深忧愁。
海棠花开时我们未能一同欣赏,柳树成荫时也阻碍了我们的相聚。
对着明月,又有谁能与我一起笑谈,只有流水陪伴我度过这清闲时光。
不知何时你能拄杖来访,我们一起饮酒论诗,以舒展愁容。

注释

君:你。
去:离开。
经:经过。
春:春天。
未:没有。
得:能够。
还:回来。
老夫:我(指诗人)。
幽恨:深深的忧愁。
满:充满。
海棠:一种花。
花过:花开过后。
过:拜访。
乖:错过。
同赏:一起欣赏。
杨柳:柳树。
阴:树荫。
攀:攀谈。
对月:对着月亮。
笑傲:笑谈。
临流:面对流水。
惟:只有。
清閒:清闲。
何时:何时。
策杖:拄杖。
过我:来拜访我。
把酒:举杯饮酒。
论文:谈论文章。
一解颜:舒展愁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和世同见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句。

“君去经春未得还”,开篇即点明了朋友离别已久,但至今未能归来,春天已经过去却不见其人影。

“老夫幽恨满春山”,诗人自称“老夫”,表达了一种年迈之感,同时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友人的幽怨与思念,这份情绪如同春日的山川一般深沉。

“海棠花过乖同赏,杨柳阴成阻共攀”,这里用“海棠花”和“杨柳”作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共同记忆与惆怅。海棠花可能是指某种美好而易逝的事物,而杨柳则常常与春天的离别联系在一起,影射出一种难以忘怀的情感。

“对月有谁陪笑傲,临流惟影伴清閒”,诗人独自面对明月,心中无人可共享这份孤独与傲然。至于“临流”,则是指诗人站在水边,只有自己的倒影作伴,这种景象更添了一层凄凉。

“何时策杖来过我,把酒论文一解颜”,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希望朋友能早日归来,与之携手同行,并在共饮美酒中消解心中的忧愁。这里的“策杖”则是指老年人出行时所使用的拐杖,用以象征友人的归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朋友离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怀念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叶先生见寄

春到山城花木深,兴来谁与共登临。

空惊节物催人老,强对芳菲索酒斟。

已喜筠筒先见寄,更闻藜杖欲相寻。

劝君未用忙归去,要向樽前话寸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叶先生韵(其二)

杯酒忘怀不计巡,少年行乐肯输人。

年来性复便疏懒,老去谁能浪苦辛。

春暖园林花放早,月长庭院燕来频。

物华正尔撩诗思,况得诗翁好句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叶先生韵(其一)

三分春色一分强,风雨忧愁莫见妨。

何幸山城官事少,且看溪路野花香。

丝丝嫩绿垂流水,片片飞红逐去樯。

一日要须拚一醉,百年能醉几千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叶性之喜雨

去岁饥荒特异常,那知今日便丰穰。

田畴雨足经时润,院宇风生着处凉。

老去我方辞五斗,秋来谁解积千仓。

从今闾里无艰食,会见家家酒熟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