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大梁相公送人二首(其一)

谢公日日伤离别,又向西堂送阿连。

想到越中秋已尽,镜河应羡月团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谢公每天都为离别而感伤,现在又要到西堂去送别阿连。
想象着越州的秋天已经结束,镜河想必会羡慕那轮圆满的明月。

注释

谢公:指谢安,东晋名臣,这里泛指有类似经历的人。
离别:指亲友之间的分离。
西堂:古代官署或私宅中的西室,此处代指送别的场所。
阿连:可能是人名,也可能代指被送别者。
镜河:比喻清澈如镜的河流。
月团圆:象征家庭团聚或美好愿望。

鉴赏

诗中的"谢公"通常指的是有权势的人物,这里伤感离别之情,表明他对于朋友的离去感到惋惜。"又向西堂送阿连"则是在说谢公不仅对一般离别感到伤心,对于到西堂送别的阿连也同样难以割舍。

接着,诗人写道:"想到越中秋已尽,镜河应羡月团圆。"这里的"越中"通常指的是南方地区,即江南一带,秋天即将过去,月亮开始变得清晰而明亮。在这样的夜晚,人们往往会因为思念远方的人而仰望那圆润如镜的明月。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物的赞赏,也寄寓着他对于朋友的深厚情感和渴望团聚之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谢公送别的情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即逝的感慨。语言平实,但蕴含深长的情感,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悲凉气息。

收录诗词(56)

裴夷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大梁相公送人二首(其二)

北津杨柳迎烟绿,南岸阑干映水红。

君到襄阳渡江处,始应回首忆羊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临水

一见心原断百忧,益知身世两悠悠。

江亭独倚阑干处,人亦无言水自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前山

只谓一苍翠,不知犹数重。

晚来云映处,更见两三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冬]韵

南诏朱藤杖

六节南藤色似朱,拄行阶砌胜人扶。

会须将入深山去,倚看云泉作老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