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京与元美明卿子与分韵(其一)

邢州计吏入长安,春色西山雪里看。

天地容吾常落魄,风尘对尔一加餐。

重来省署青云隔,不散关门紫气寒。

握手依然无长客,可知千载和歌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初至京与元美明卿子与分韵(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初到京城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京城繁华与个人命运交织的感慨。

首句“邢州计吏入长安,春色西山雪里看”,以“邢州计吏”自比,表达了自己如同远行的官员一般,踏入了繁华的京城。春天的景色在西山的雪景中展现,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隐喻着人生的变幻莫测。

接着,“天地容吾常落魄,风尘对尔一加餐”,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身处世事纷扰之中,只能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天地的广阔与个人的渺小、自然的宁静与人生的喧嚣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坚韧。

“重来省署青云隔,不散关门紫气寒”,描述了诗人再次来到官署时,虽然距离权力的中心很近,但似乎隔着一层无法逾越的障碍。同时,门外的紫气象征着权力和荣耀,却显得寒冷而难以触及,暗示了诗人对权力的渴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最后,“握手依然无长客,可知千载和歌难”,诗人与友人相逢,但并未找到能够长久陪伴的知己。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孤独的深刻反思。同时,通过“和歌难”表达了创作诗歌的不易,以及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还有对友情和艺术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初至京与元美明卿子与分韵(其二)

北风吹折九河冰,五马如龙度李膺。

把袂中原来气色,开樽碣石倚凭陵。

明堂大集周方岳,列郡深惭汉股肱。

词赋祗今吾党在,将因顾眄一先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除夕元美宅

蓬莱佳气旧霏微,把酒千门朔雪飞。

缱绻绨袍回夜色,纵横綵笔动春晖。

何来天地愁相向,自信风尘意不违。

汉主明朝还受计,君看五马赐金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陈比部使闽中

西曹词赋有陈琳,南去其如草檄心。

百粤大云摇海色,九峰寒雨壮秋阴。

将军荡寇功名薄,使者衔恩日月深。

华发总淹三辅吏,风尘何处不萧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留别元美辈四子

华发西来谒帝游,风尘莫问使人愁。

但看词赋青云色,不尽江河白日流。

杯酒千山回大漠,春花五马入邢州。

黄金愧我无经术,归去冥鸿未可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