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兴机的《辞云门梵林禅师徵诗入选和元韵》表达了诗人的独特心境与志趣。首句“孤踪只合孤峰老”,以“孤踪”和“孤峰”象征诗人的孤独与超然,暗示其倾向于隐逸生活。第二句“纵遇花时不去探”,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泊,即使花开烂漫也不为所动。
接下来两句“狐首死惟甘向北,雁声悲是悔来南”,运用狐狸和大雁的意象,寓言自己坚守北方的道义,对于过去的南方之行或许有些后悔,但已经坚定地选择了北方的生活道路。
“已将名共颠毛削”,表明诗人已经看淡了名声,甚至愿意舍弃与衰老一同增长的头发,这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最后一句“肯把诗同里巷谈”,则表达了诗人不愿与世俗之人讨论诗歌,更愿意保持内心的清净。
整首诗通过个人选择和对诗的创作态度,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坚守道义的品格,以及对诗歌艺术的高雅追求。诗人在被选中后,深感感激,但同时也深知自己的遁世之道并不为世人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