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尉立春二首(其一)

筮易欣逢天地交,送残寒晷石光敲。

化工造物初施手,天仗迎春已在郊。

一饭及辰堆细菜,千花从此放香苞。

欲赓妙句无馀味,久矣庖人不治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翻译

占卜时恰好遇见天地交融的吉祥时刻,寒冷逐渐消散,石光照亮了大地。
大自然开始施展它的创造力,春天的使者已经在郊外迎接新的一季。
在正午时分,简单的饭菜堆积如山,各种花朵开始绽放出芬芳。
想要写出绝妙的诗句,却已无更多灵感,厨师们长久未动炊烟了。

注释

筮易:占卜。
天地交:天地和谐。
残寒晷:残留的冬寒。
石光:石头上的阳光。
化工:大自然的力量。
造物:创造万物。
初施手:刚刚开始动手。
天仗:天神的仪仗队。
迎春:迎接春天。
已在郊:已经在郊外。
一饭:一顿饭。
及辰:正午时分。
堆细菜:堆积着精细的菜肴。
放香苞:绽放香气的花朵。
赓妙句:续写美妙的诗句。
馀味:剩余的灵感。
庖人:厨师。
不治庖:不再烹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的《和周尉立春二首(其一)》。诗人以立春为背景,通过描绘天地交接、寒气消退、春天来临的景象,表达了对新春的喜悦之情。"筮易欣逢天地交"一句,运用了占卜的意象,象征着阴阳交汇,预示着新的生机。"送残寒晷石光敲"则写出了冬去春来,阳光照耀石头,寒气被驱散的场景。

"化工造物初施手,天仗迎春已在郊"两句,赞美大自然的创造力,将春天的到来比作天神的仪仗队迎接,形象生动。"一饭及辰堆细菜,千花从此放香苞"描绘了立春时节人们欢庆的场景,用丰富的菜肴和绽放的花朵表达节日的喜庆。

最后,诗人感慨"欲赓妙句无馀味,久矣庖人不治庖",意思是想写出美妙的诗句却难以言表,因为长久以来厨师们专注于烹饪,无暇他顾。这既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文学创作的谦逊之辞,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情。

收录诗词(636)

胡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字:明仲
  •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 生卒年: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相关古诗词

和周尉游简园

敝屣稀行故不穿,荒陬何处赏芳妍。

诗人邂逅能乘兴,野客勤劬便肆筵。

满壁画图俱俨若,一川风物更萧然。

攀翻百树梨花雪,醉拟春风二月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奇父二首(其二)

丈室虚明了不扃,寸田芜废正须耕。

容颜半叹年华改,品目犹烦月旦评。

洗砺子荆真可慕,中庸伯始竟何成。

且将礼节规儿辈,不止文书记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奇父二首(其一)

示病维摩体暂癯,习閒中散礼诚疏。

已知道义能相与,故使情交得自如。

前日又欣挥麈尾,何时重见命巾车。

栖迟甘就衡门下,不见龙章卧草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奇父再寄首韵奇父易用

酒影何时有画蛇,灯光不必罩红纱。

幸能真率时添菜,未忆柔纤笑捧茶。

世路风波常起伏,醉乡田地绝隆洼。

爱公诗句如清瑟,自比流鱼感瓠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