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春日山居图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画卷。
首句“茅屋依青嶂”,开篇即点明了居住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一座茅草屋紧邻着青翠的山峰,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隐逸氛围。接着,“蒲团坐白云”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脱世俗的意境,仿佛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心境如白云般飘逸自由。
“新茶烧竹煮,老柏杂香焚”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新茶在竹炉上缓缓煮沸,老柏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壁古苔纹见,林深鸟语闻”则将视线转向室内与室外,古旧的墙壁上长满了苔藓,增添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感;而深邃的林间,鸟鸣声此起彼伏,生动地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最后,“冥心忘早晚,花外已斜曛”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之中,忘却时间流逝的心境。在花影斑驳的傍晚时分,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彻底的放松与净化,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