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舍夜坐

强仕似幼学,细书仍短檠。

月来吟处白,风及醉时清。

坐久夜微湿,更深秋有声。

不知愁底事,终夕自悲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直舍中独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外界环境的交融。

首联“强仕似幼学,细书仍短檠”以对比手法开篇,将年老力衰的“强仕”与求知若渴的“幼学”相对比,同时指出即使在年老之时,诗人仍然坚持细读书籍,犹如幼童般求知不倦。这里的“短檠”指昏暗的油灯,形象地表现了阅读环境的简陋,却也映照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执着。

颔联“月来吟处白,风及醉时清”则转向自然界的描写。月光洒落,照亮了诗人的吟诵之地,一片洁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而当风吹过,似乎在诗人醉酒之时带来了一丝清凉,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在孤独与沉思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颈联“坐久夜微湿,更深秋有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深秋的萧瑟。随着夜色渐深,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湿润,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吸;而远处传来的声音,可能是秋虫的低鸣或是落叶的轻响,这些细微的声音构成了夜晚特有的背景音乐,增加了环境的生动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尾联“不知愁底事,终夕自悲鸣”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似乎在问自己,为何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内心却充满了无尽的忧愁与悲伤。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也是对生命中普遍存在的孤独、忧虑和对未知的恐惧的一种深刻反思。通过“终夕自悲鸣”,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内心情感以生命,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幅充满哲思与情感的画面,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313)

唐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 字:子西
  •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相关古诗词

上张安抚

一剑纵横敌万夫,少年功业负雄图。

时平不佩将军印,任重来分刺史符。

膝上细弦调雅操,塞前蛮栅长平芜。

自惭子美诗才少,难咏花卿绝世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春日

今日天涯又见春,与春事契合相亲。

君看四十年来事,只有东君是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任满未闻除代

已愧千名佛,何堪一卷师。

十年驹局促,万事燕差池。

馆下诸生笑,门东稚子饥。

宾僚眼前换,岁月鬓边驰。

子舍行将去,吾车亦已脂。

谓当鱼纵壑,犹作鸟粘黐。

宿有诗书债,非关造化儿。

岷峨吾故国,自合去迟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次勉翁送客韵

仕宦方誇四十强,江山那复恋苍茫。

征鞍过我横春色,别酒斟君釂野芳。

青史功名时执手,红尘岐路一愁肠。

神锥可是藏锋物,要使儿曹看脱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