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怀八首(其四)

怪来咄咄自书空,满眼兴亡劫火中。

废冢银凫愁夜月,荒台金狄泣秋风。

愿留若木栖神鸟,与采灵芝豢卧龙。

莫讶频年易憔悴,绿章常拟问天公。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曾的《秋日杂怀八首》之四,通过描绘历史遗迹的衰败景象,表达了对兴亡更替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首句“怪来咄咄自书空”,以“咄咄”之声起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面对历史变迁时内心的困惑与不解,仿佛在空中书写着无法解答的问题。接着,“满眼兴亡劫火中”一句,将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指出兴衰更迭如同烈火焚烧,令人感叹不已。

“废冢银凫愁夜月,荒台金狄泣秋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历史遗迹的凄凉景象。废墟中的墓冢,银白色的野鸭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荒废的高台,金色的石像在秋风中哭泣,这些意象都充满了哀伤与悲凉,暗示着往昔繁华已逝,只剩下空余的遗迹。

“愿留若木栖神鸟,与采灵芝豢卧龙。”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若木,传说中的神树,栖息着神鸟;灵芝,象征着长寿与吉祥。诗人希望能在这样的世界中,与神鸟共栖,与卧龙相伴,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最后,“莫讶频年易憔悴,绿章常拟问天公。”诗人提醒自己不要惊讶于岁月的流逝导致的容颜衰老,而是常常想要通过撰写绿章(一种古代文人用来表达心声的文书)来向天公倾诉,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55)

钱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杂怀八首(其五)

仰屋无谋但永叹,日车西匿泪汍澜。

纷纷戏语真臧耳,碌碌浮生笑鼠肝。

南国故侯频放逐,西京老将悉凋残。

圯桥若是论家世,孺子公然说相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秋日杂怀八首(其六)

谁家鵩鸟上承尘,禅版秋灯寄此身。

点鬼场中翻火劫,寻橦影外转风轮。

世间已有庚申帝,天下宁无癸巳人。

话到沧桑唯恸哭,愿随鸡犬逐狂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日杂怀八首(其七)

野史亭边录梦华,训乌叫处即天涯。

素心结友参黄奶,白眼看人起黑花。

剩水茫茫供击楫,残山点点付吹茄。

酒阑夜半情怀恶,腰刃还过剧孟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秋日杂怀八首(其八)

席门板阁昼凄凄,阮籍悲时路已迷。

却敌当年谁使鹤,辟兵今日自惭鸡。

金陵烽火连淮北,玉垒旌旗下浙西。

世运百年今有几,居庸先听子规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