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童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出门寻觅至交的场景。"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表达了游子对挚友的深情和急切,朋友之家成为了他心中的避风港湾。"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则是诗人在访问过程中所见所感,他似乎是在寻找某种精神上的寄托。
"短童应捧杖,稚女学擎茶"这一句描绘了朋友家中的温馨场景,小童持棒,小女孩学习奉茶,这些细节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亲切感。最后"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则表明诗人在访问后留下了自己的诗句作为纪念,而朋友家中的台阶上长满了苔藓,阳光斜射,显得分外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他寻找心灵寄托时的独特体验。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不失雅致,是一首传统意义上的佳作。
不详
有路有西东,天涯自恨同。
却须深酌酒,况不比飘蓬。
帆冒新秋雨,鼓传微浪风。
闰牵寒气早,何浦值宾鸿。
谢寄精专一捻香,劝予朝礼仕虚皇。
须知十极皆臣妾,岂止遗生奉混茫。
空挂黄衣宁续寿,曾闻玄教在知常。
但居平易俟天命,便是长生不死乡。
菊花山在碧江东,冷酒清吟兴莫穷。
四十三年秋里过,几多般事乱来空。
虽惊故国音书绝,犹喜新知语笑同。
竟日开门无客至,笛声迢递夕阳中。
手欠东堂桂一枝,家书不敢便言归。
挂檐晚雨思山阁,拂岸烟岚忆钓矶。
公道甚平才自薄,丹霄好上力犹微。
谁能借与抟扶势,万里飘飘试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