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薄暮偶乘兴,开樽非预期。
野夫偏坐久,庭雀故飞迟。
地拔群松劲,天成片石奇。
种蔬甘此味,还使后人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偶然兴起,独自在官署西园饮酒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妙画面。
首句“薄暮偶乘兴,开樽非预期”点明了时间与情境,傍晚时分,诗人因一时兴致而开启酒樽,这并非事先计划,而是随性而为。这种不经意间的美好,往往更能触动人心。
“野夫偏坐久,庭雀故飞迟”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独坐园中,与自然界的生灵相伴的场景。野夫(可能指诗人自己)长时间静坐,庭院中的鸟儿似乎也被这份宁静所吸引,故意放慢飞行的速度,似乎在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和谐。
“地拔群松劲,天成片石奇”则转向对园中景致的赞美。地面生长着坚韧挺拔的松树,天空中镶嵌着奇特的岩石,自然之美与人工之巧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
最后,“种蔬甘此味,还使后人知”表达了诗人对园中种植蔬菜的喜爱,以及希望将这份自然之乐传承给后人的愿望。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也蕴含了对文化的传承与分享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傍晚时光,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要识为农苦,官园半亩禾。
有才知计远,无事阅书多。
童子琴樽待,山人杖屡过。
长吟见幽意,独鸟下庭柯。
园中有亭沼,宦邸得幽栖。
曲折由人胜,深沉使客迷。
竹枝风外袅,莲叶雨中低。
我欲尽奇绝,明朝还杖藜。
骚雅成幽赏,相依古树丛。
未论金谷胜,真与漆园同。
宦迹风云转,王程关塞通。
随君秋夜梦,乘月过辽东。
悲秋仍兔苑,华发几茎新。
黄菊频催老,青山久待人。
交情且樽俎,世事各风尘。
醉别王孙去,天涯草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