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灯下忆诸兄弟

挑灯白屋。稳把离骚尽兴读。何事徘徊。

顿似昆明劫后灰。连枝猛记。春草池塘曾共醉。

忽谩飘零。花萼楼头少一人。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灯下忆诸兄弟》由清代诗人石升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坐,灯下回忆兄弟之情的复杂心境。

首句“挑灯白屋”,以“挑灯”这一动作开篇,营造出夜晚孤灯下的静谧氛围,而“白屋”则暗示了环境的朴素与简陋,为后续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接着,“稳把离骚尽兴读”,诗人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阅读《离骚》,不仅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也暗含着对兄弟间深厚情谊的追忆与寄托。通过“何事徘徊”一句,诗人将思绪从书本拉回现实,表达了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仿佛昆明城遭受劫难后,一切都变得灰暗无光,凸显了离别之痛。

“连枝猛记”一句,借用了“连理枝”的典故,强调了兄弟间的亲密无间和不可分割的关系。“春草池塘曾共醉”,回忆起往昔与兄弟们一同畅饮欢聚的情景,春草茂盛,池塘边的欢声笑语犹在耳畔,这份快乐与自由成为了诗人内心深处最珍贵的记忆。

然而,“忽谩飘零”一转,情感陡然转向悲凉。诗人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流逝,兄弟们各自分散,无法再如往昔般相聚,花萼楼头的聚会已成为过去,只剩下一人独处,形单影只。这种失落与孤独感,强烈地触动了读者的心弦,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深夜独坐、回忆兄弟之情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兄弟间深厚情谊的珍视。在淡淡的哀愁中,蕴含着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

石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新月

正月初三,蟾光乍吐青春夜。晶帘全下。

只待银钩挂。有个人人,向晚妆才罢。重摹写。

一弯低亚。照样宫眉画。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试春衣.春雪

雪如银。暖风飏处暗随人。

轻松纤软娇无力,鸳鸯瓦上,香销影断,毕竟是初春。

形式: 押[真]韵

愁春未醒.春草

如袍更绿,比带还青。

沙暖泥香处、东风送暖始星星。

斗草人偏丽,寻芳去步轻盈。

鞋边细踏,裙边微扫,未必无情。

再望平皋,浅深迷蝶,断续流莺。

夕阳外萋萋冉冉,忒觉分明。

恨绪愁丝,似他刬尽又重生。王孙何在?

年年岁岁,春信难凭。

形式: 词牌: 采桑子慢

菩萨蛮.春日

问花今夜开多少?惜春只是愁春老。无语立花前。

鸦销一阵烟。柳丝垂细细。难把柔肠系。

帘影漾空明。春风最有情。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