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过滁州朱虎臣大令邀看丰乐亭醉翁亭并拓碑见赠

昔人四十便称翁,今我早衰将毋同。

我来作客翁作主,惭无健笔追宗工。

文章偶然作游戏,宾客可欺宁儿童。

如何一代论风雅,门生乃尔相推崇。

故人途遇朱公叔,邀我来看西南峰。

丰碑屹立恣摹拓,老梅媚妩藏深丛。

群山奔赴雪初霁,涧泉一夜添清潨。

亭前置酒当日暮,山僧秉烛头如蓬。

诗人循吏自有在,盛名饮啄皆为功。

官长今无醉翁醉,岁事不见丰乐丰。

时晴仆夫促更发,盐官行李殊匆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沈瑜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雪后游历滁州的图景。诗中,诗人感叹岁月不饶人,自己早衰,与古人四十称翁相比有所不同。他来到此地,虽然自谦文笔不如前贤,但仍以轻松的心态对待写作,将文章视为游戏,对宾客不以权威自居,反而像对待儿童般亲切。

诗人被故人朱公叔邀请欣赏西南峰的丰乐亭和醉翁亭,以及那里的碑刻。他细致地描绘了碑石矗立、老梅隐于丛中的景象,以及雪后群山的壮丽和涧泉的清澈。傍晚时分,他们在亭前设酒,山僧持烛,营造出一种诗意而宁静的氛围。

诗人认为,无论是诗人还是地方官员,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成就,他们在此处的享受并非单纯的饮酒作乐,而是与风雅文化、政绩和自然之美相结合。然而,与醉翁相比,当今的官员似乎少了一份悠闲和丰收的喜悦。最后,天气放晴,仆从催促启程,盐官的行李匆忙,暗示着旅途的紧凑。

整首诗通过游历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对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38)

沈瑜庆(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冯梦华太守次冯庵原韵

天道宁教裨灶知,忧时未用苦吟诗。

一官江海归何日,满目流亡念在兹。

竹木劳人怜我拙,斗钟为德恐君疲。

长堤障水无穷利,远迹涂山问导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大沽舟中闻友人谈都下近事(其一)

事亦有至难,百为无一可。

千钧系一发,狂澜欲转柁。

濯濯少年锐,侧眼自颐朵。

出门占同人,立谈侈负荷。

江湖望南斗,中夜重起坐。

之子亦可念,世路殊测叵。

痴儿已见几,谓迟恐不果。

我倦答痴儿,月固不胜火。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大沽舟中闻友人谈都下近事(其二)

灵苗与毒草,辨别几微间。

可怜采药人,荷锄入名山。

众中野狐禅,说法亦点顽。

白日真飞升,何须论九还。

群生无主宰,天实假神奸。

我独念王子,仙骨非等閒。

速化尔何心,辛苦方跻攀。

既茹不可吐,哽喉难驻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百花洲楼成赠伯严

鱼鳞万灶俯蘋洲,突兀人间百尺楼。

悬榻有心孰冠冕,撰碑无愧已山丘。

欲东栾伯终吾师,豪举平原岂壮游。

赋罢青蝇退无闷,料量诗卷载清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