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敬文的《蝉》描绘了四季更替中蝉鸣的消长,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内心感受。首联“繁音催过夏,远韵又迎秋”以蝉鸣的密集和悠远,象征着夏季的热烈与秋季的来临,富有季节感。接着,“木叶未全落,鬓丝先已愁”通过落叶与白发的对比,暗示时光流逝和个人衰老的无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身轻高柳外,声断晓风头”写出了蝉在高高的柳树梢头,随着晨风消逝的声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蝉的生命力与孤独感。最后,“欹枕不成梦,凄清百尺楼”以诗人难以入眠,独对百尺高楼的凄清景象,表达了深深的孤寂和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蝉鸣为线索,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