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送人游邺下》。诗中以邺城为背景,借送别友人之机,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邺城魏七子,文藻亦吾师”,点出邺城曾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都城,这里聚集了众多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们的作品如同导师一般,给予后人灵感与启发。接着,“四牡君今去,风流端在兹”两句,既是对友人即将启程远行的描述,也暗含了对古代文人风雅生活的怀念。这里的“四牡”可能是指古代的战马或代指友人乘坐的交通工具,而“风流”则象征着古代文人的风采与才情。
接下来,“荒芜铜雀榭,寂寞武安祠”两句,通过描绘铜雀台和武安祠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迹的哀叹与对逝去时代的怀念。铜雀台是曹操所建,武安祠则是纪念武安君的场所,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如今却只剩下荒废与寂寞。
最后,“独有韩陵石,黄沙岁岁吹”一句,以韩陵石作为收尾,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韩陵石位于韩陵山,此处可能暗指友人此行的目的地,而“黄沙岁岁吹”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无情与自然的无情,暗示了友人此行将面对的未知与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生活、历史遗迹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文化的怀念、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深沉,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