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偶成》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景象。首句“风在窗棂月在檐”,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月光洒在屋檐与窗户上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无边风月任吟拈”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自由吟诵的渴望,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
“花因几暇香偏远,诗到秋来兴亦添”两句,通过对比春花与秋诗的不同韵味,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情感的变化。春花虽美,却因短暂而显得稍显轻浮;而秋诗则因季节的更迭而更加深沉,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这种对季节变换的敏感捕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深刻的理解。
“剩有蝉声催露柳,恰饶萤火度虾帘”描绘了夏夜特有的景象——蝉鸣与萤火虫的闪烁,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蝉声催露,似乎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而萤火虫的光亮,则如同微小的希望之光,在黑暗中给予人们温暖与安慰。
最后,“封章问有何人奏,阶下丁丁响玉签”两句,以宫廷生活为背景,借问是否有大臣上奏,阶下玉签的声音象征着朝廷的决策与行动。这一部分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权力与政治的微妙观察,也反映了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季节、时间以及社会生活的独特感悟,既富有诗意又蕴含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