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寻阳明洞遂登群峰

越人夸越山,山不悬别州。

心胆豗尘泥,尺步封鸿沟。

勇脚攀元寥,园环蹑刀头。

尽剖大腹壮,横得孤眼收。

俯海沈竮竛,策日旁逗留。

溪招白鹤风,柁鼓元气舟。

诧历天外事,恍惚亦不愁。

焉知腥雾中,扰扰虫蛆浮。

青城蜀丈人,偃蹇群岳趋。

会稽佐谁命,贰雄炎祝储。

元气韛嚣氛,铸出争闯如。

尚诮山中人,不辔名势车。

石屋蹲虾蟆,斗偶无两俱。

洞天碧浮浮,浮浮锁匏壶。

壶中无杂仙,仙仙殊壤都。

一气何是非,未肯忘秦吴。

野僧枯杉纹,罅石龛猿狙。

飞罗七条衣,蕨钵饥麇茹。

安知从来客,攓云抱香炉。

完朴余一巢,庶以邻太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胡天游的《秋寻阳明洞遂登群峰》,通过对越地山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和超然心境的流露。诗人笔下的越山独特,不与其他州县相隔,象征着内心的坚定与独立。他形容攀登的艰辛,如在尘埃中勇往直前,一步一关卡,甚至攀附于高远的元寥。在登顶的过程中,诗人体验到豁然开朗的视野,以及对天地间神秘事物的惊叹。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现实的污浊,如同腥雾中的虫蛆,与世间的纷扰形成对比。诗人以青城山的蜀丈人为榜样,暗示自己坚守道义,不为世俗所动。他在石屋中过着简朴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向往太初般的原始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山水描绘、哲理思考和隐逸情怀,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收录诗词(34)

胡天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秦泾幼湜归合阳

相士常苦衣,相马常苦肥。

古来岂不然,勿谓今更非。

秦士焚舟来,超乘争腾希。

自许一战霸,空捩千钧机。

仍将片叶身,远向灞岸归。

灞陵夜半雪,南山夺光辉。

勾芒迟迟春,仓庚鸣不违。

浮云浩茫茫,安知所从依。

谡谡秋树林,下有双石扉。

逸竹閟青火,亦足忘寒饥。

去矣勿叹嗟,各自从风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溧阳公于城西祠祷雨即次展候因遍游斋院中

灵祠抗龙首,崇覆凝丹垩。

森壁寒雾姿,严旌振风魄。

柏寝郁疑沈,烟楹转成积。

国荣表威虔,年祥寄明职。

诚轨谅斯臻,鸿羊缅犹陟。

閒房香林外,一磬通幽迹。

曙鸟散余喧,无人深草色。

由来閟宫邃,荃宰劳蠲愊。

中谷已云忧,周原沛应惜。

望望西郊远,稍稍重林迮。

凉绪结疏条,亭皋虚霭白。

庶几及旋轸,展眺收清涤。

形式: 古风

秋夜松吹书堂作呈堇浦翰林

悄然孤松夜,不起虚堂声。

凄从主人心,飙籁含琼鸣。

空涛洗白月,天地呈漻清。

有言不为秋,焉能爽神明。

有文不为金,焉能铿华英。

君子壁四陲,永世刊俗情。

镫光艳红花,波浪沄沄生。

素琴虽未张,可以听和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将登华岳

州九岳登四,时落古人后。

奔迫尘埃际,举动碍樊囿。

放意知何投,万仞俯遥宙。

心胸称豁达,蛙黾失战斗。忆昨龙为年,日月会龙?。

屐凌泰山顶,回瞰浩难究。

海日积微金,冻瀑点清漏。置身鸿濛前。

真气入肤腠。问天嫩搔头,唯有青贸贸。

客途时方穷,忘顾饥饿救。

痛哭时一发,狂疾如愈炙。

风吹马耳疾,久换面目瘦。

翔翔二十载,尽计祇成谬。

鬼神多绊搅,世事靳相授。

岂无登临富,奇伟足自僦。

华山此家也,功德终古奏。

三峰不到地,引手入吾彀。

思从造其巅,毕览著怀袖。

乾坤白颢颢,一世藏隘陋。

整身理筋骨,悬铁引可揉。

捷想下上间,轻于挂猿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