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初冬寻菊》由明代诗人林震所作,通过对菊花在初冬时节的独特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句“栽向东篱也自妍”,以“东篱”这一传统意象引入,点明了菊花生长的环境,同时也暗示了菊花的高洁与雅致。菊花虽非栽种于繁华之地,却依然展现出其独特的美丽,自有一番风韵。
“开迟翻占百花先”,则进一步强调了菊花与众不同的开放时间。在百花凋零的初冬,菊花却傲然绽放,不仅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更以其超凡脱俗的姿态,引领着季节的更迭。
接着,“萧疏嫩蕊仍含冻,管领幽香别有天”,描绘了菊花在寒冷中的坚韧与芳香。即使在严寒中,菊花的嫩蕊依然挺立,散发出清幽的香气,仿佛置身于一个独立的世界,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为抱孤贞劳杖履,不随群艳落芳筵”,通过对比,突出了菊花与世俗之花的不同。它坚守着自己的品格,不随波逐流,即使是在繁华的宴会上,也不愿与那些追逐名利的花朵为伍,展现了菊花的高洁与独立。
最后,“若教容易当庭砌,安得骚人带醉怜”,表达了对菊花独特魅力的赞叹。如果菊花轻易地被种植在庭院之中,或许就无法吸引那些带着醉意的文人骚客前来欣赏,从而失去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在初冬时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与坚韧,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赞美,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