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虎行赠射虎人

昨日射虎南山颠,悲风萧萧眼力穿。

今日射虎北山下,虎血溅衣山路夜。

朝朝射虎无空归,家人望断孤云飞。

度岭踰山弓力健,虎肉共分不辞远。

府司帖下问虎皮,高枕髑髅醉不知。

虎昔咆哮百兽走,一死宁知在君手。

鼻端出火耳生风,拔剑起舞气如虹。

昨夜空村见渔火,牛羊不牧犬长卧。

作诗赠君毛发寒,烦君为我谢上官。

君不见昔日刘昆称长者,虎北渡河不须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射虎者的英勇事迹和生活状态。首句“昨日射虎南山颠”展现了射者往日的勇猛,面对强劲的“悲风萧萧”,他依然坚持狩猎。接下来,“今日射虎北山下”暗示了射者持续的猎虎行动,而“虎血溅衣山路夜”则渲染了战斗的激烈与危险。

“朝朝射虎无空归”表达了射者坚持不懈的精神,然而“家人望断孤云飞”则透露出他的孤独与家人对他的担忧。射者过着艰难的生活,但“度岭踰山弓力健”显示出他的坚韧和技艺高超。

“虎肉共分不辞远”体现了射者与同伴间的深厚情谊,而“府司帖下问虎皮”则揭示了射虎背后的社会压力和官府的干预。最后,诗人以“虎昔咆哮百兽走,一死宁知在君手”表达对老虎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射者杀虎行为的反思。

诗中还借“牛羊不牧犬长卧”和“渔火”等意象,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荒凉,以此衬托射者生活的艰辛。结尾处,诗人以刘昆为例,提出不必过度杀戮,暗示了对射虎行为的道德质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叙述和象征,既赞扬了射虎人的勇气,也引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

收录诗词(601)

郭钰(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不详,年在六十岁以外。元末遭乱,隐居不仁。明初,以茂才徵辞疾不就。钰生平转侧兵戈,为诗多愁苦之辞;著有静思集十卷,《四库总目》于当时盗贼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足补史传之阙

  • 籍贯:吉水
  • 生卒年: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

相关古诗词

延桂堂辞为李茂才赋

桂树团团兮堂之下,仰承元气兮根后土。

偃蹇萧参兮枝交互,离立不群兮俨宾主。

堂中人兮启璚户,攀援桂枝兮独延伫。

被荪兰兮庭阶,秋风起兮满怀。

日暮兮远望,江之水兮湝湝。

菊芳馨兮秋满林,思美人兮悬素心。

郁兮深霗草,靃靡石嵚崟。

扫白云兮弹瑶琴,抱明月兮知音。

酌桂酒兮堂之中,子慕余兮聊舂容。

袅袅兮秋风,羌独立兮靡从。

虎豹遁兮昼寂,白露湛兮寒滴。

巃嵷兮凄凄,萧萧兮飒飒。

发长啸兮揽清秋,携美人兮醉我酬。

慨世俗兮悠悠,攀援桂枝兮长淹留。

形式: 古风

赠王仪

晓日照射碧海之珊瑚,我思君兮文采殊。

明月飞光万顷之秋水,我思君兮情调美。

朝骋望兮朱户,夕夷犹兮綵舟。

回棹双溪花雨暝,捲帘万壑松风秋。

昨日偶相遇,池馆邀我住。

我有閒愁千万缕,挂在落日寒烟之古树。

抽刀割之断,掷向东流去。

丈夫磊落天地间,倾人意气移南山。

干戈满眼吾道丧,今日见君多厚颜。

君莫哂,垆头酒压黄花脂,典衣且复从君饮。

悲歌击剑,晴光吐虹。跨海斩鲸,谁知雌雄。

半天飞雨,万里长风。夜窥玉匣,双龙腾空。

形式: 古风

金雀屏送人往章贡成姻

金雀屏翠羽,红翎照帘幕。

马上郎君双箭飞,佳期不负蓝桥约。

蓝桥咫尺间,青鸾去复还。

桃花晓泛春江暖,玄霜夜捣仙宫闲。

仙宫閒,情窈窕。重开金雀屏,拍手迎郎笑。

流苏帐暖酒微醒,银烛花高漏声晓。

形式: 古风

赋得篱上雀送宜春龙旂伯章赴长沙

瞻彼上林,万木交错,尔独何为傍篱落。

不如南溟鹏,又不似辽东鹤。

高飞无力天地远,短棘疏烟晚萧索。

遗穗荡尽山田空,虞罗不收溪雨作。

未看春日百花晴,宁惜穷阴一枝恶。

呜呼壮士当雄飞,八翼天风散寥廓。

紫鸾丹凤参翱翔,愧尔啁啾篱上雀。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