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府吴县朱良知(其二)

哲人逝矣泰山倾,载道弦歌总哭声。

南国甘棠思德政,雷阳枯竹动民情。

忠扶社稷轻荣辱,功满乾坤任死生。

屡疏承恩留白骨,英灵千载佐平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颂扬了明代官员朱良知的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首句“哲人逝矣泰山倾”以泰山喻朱良知在世人心中的崇高地位,表达对其逝世的沉痛哀悼之情。接着“载道弦歌总哭声”描绘了人们以音乐和诗歌的形式表达对他的怀念与哀思。

“南国甘棠思德政”一句,借用了《诗经》中“甘棠”一词,比喻朱良知的德政如同甘棠树一般,深受南方民众的爱戴与怀念。而“雷阳枯竹动民情”则以雷阳之地的枯竹因情感波动而摇曳,形象地展现了朱良知离去后,民众心中涌动的深切哀伤与怀念之情。

“忠扶社稷轻荣辱”赞扬了朱良知忠诚于国家,即使面对个人荣辱也不改其志。“功满乾坤任死生”则高度评价了他一生的功绩遍布天地间,即便面对生死也无所畏惧。最后,“屡疏承恩留白骨,英灵千载佐平成”表达了朱良知虽已离世,但其英名与功绩将永垂不朽,继续为国家的和平稳定贡献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情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一位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官员形象,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仰与怀念。

收录诗词(21)

海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著名清官。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1587年(万历十五年),病死于南京官邸。赠太子太保,谥忠介。死后,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广为流传

  • 字:汝贤
  • 号:刚峰
  • 籍贯:海南琼山(今海口市)
  • 生卒年:1514年-1587年

相关古诗词

应天府生员许光祖

江南十月雨如倾,总是悲号道路声。

云冻霜寒敷政肃,月溶水澈涖官清。

剑剜义胆言何壮,星殒忠魂气尚生。

谩道姓名光国史,于今草泽口碑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苏州府学生凌霄汉

生平正气肃朝端,胸次忠清世所难。

忠似赤葵倾烈日,清如秋水挽狂澜。

时多俊乂无尸谏,人有萋菲幸骨寒。

千古芳名光史笔,应留精爽照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苏州府吴县叶于乔

海上生人杰,才钟天下奇。

谏书光日月,声价震华夷。

孤介水如澈,寸忠山可移。

公今骑鹤去,千载有馀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苏州府吴县叶绪昌

南都秉节望如山,总宪重来父老欢。

杨绾相唐骄侈格,长孺在汉觐觎寒。

功收治水三旬易,策救饥民十万难。

今日仙輀向琼海,野人酹酒泣江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