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翻经台的荒凉景象与历史遗迹的沉寂感。首句“高台亦荒芜,云气久已寂”直接点明了翻经台的现状——高高的台子如今已经荒废,云气不再缭绕,充满了时间流逝的痕迹。接着,“伊人树白业,后来念遗迹”则通过想象古代文人在此处读书、立业的情景,以及后人对这些历史遗迹的怀念,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对比。
“虫鱼出华言,科斗藏坏壁”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文字比作虫鱼和科斗,生动地描绘了古代书籍的形态,同时也暗示了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而“嗟然不可见,风雨日易夕”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重现的感慨,以及自然力量对时间流逝的见证,风雨的更替象征着岁月的无情流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翻经台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积淀,同时也抒发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