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古六首(其一)屈同姓

三闾楚同姓,去楚将焉趋。

女媭何婵媛,申申日以呼。

长沙同调客,亦曰夫子辜。

百年恻井食,当日忍糟餔。

岂无婉娩术,溘死不忍徒。

哀哉将为类,陶陶遂永徂。

宁愿身后人,怀怀代相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尚古六首》之一,名为“屈同姓”。诗中通过对屈原及其家族的描绘,展现了对屈原忠贞不渝精神的崇敬与怀念。

首句“三闾楚同姓,去楚将焉趋。”点出屈原作为楚国贵族的身份,以及他面对国家危难时的选择,暗示了他最终选择投江自尽的命运。接着,“女媭何婵媛,申申日以呼。”描述了屈原的妻子女媭对其丈夫的呼唤与不舍,体现了家庭情感的深厚。

“长沙同调客,亦曰夫子辜。”提到在长沙的朋友们也对屈原表示同情和惋惜,进一步强调了屈原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接下来,“百年恻井食,当日忍糟餔。”通过对比屈原在世时的贫困与死亡后的安宁,表达了对屈原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岂无婉娩术,溘死不忍徒。”提出如果屈原有求生的手段,他也不会选择自杀,这既是对屈原高尚人格的赞美,也是对屈原悲剧命运的深深同情。最后,“哀哉将为类,陶陶遂永徂。”表达了对屈原精神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他所代表的高尚品质的传承与延续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对屈原及其精神的深刻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思考。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尚古六首(其二)贾少年

雒阳年少人,立谈长太息。

天子议公卿,诸老逊英识。

更定不少宽,绛灌驱之亟。

有君如汉文,怀才良堪恻。

当年稍优游,大臣可浸潗。

后之君子曰,将以此为术。

娩默槃崇高,养錞百无失。

形式: 古风

尚古六首(其三)供奉靴彭泽带

供奉殿上靴,能驱力士辱。

彭泽腰间带,不为督邮束。

拂衣归去来,时异神相瞩。

高风邈何存,青莲与黄菊。

形式: 古风

尚古六首(其四)柳下女子卿妇

柳下坐怀夜,子卿操节时。

谁明邻女事,翻多胡妇疑。

至人坚白处,其中良可思。

三黜不恭态,非女孰相知。

万死一生日,非妇孰相持。

千年心迹见,女烈妇犹奇。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尚古六首.四公子不可一观(其五)

强秦方虎视,豕羊关外侯。

当时四公子,无忌独有忧。

相从夷门监,解赵使秦羞。

胜也敢言事,徒以豪举收。

春申土木人,文亦鸡狗流。

局蹐四关道,日为三窟谋。

馀子既碌碌,哀哉魏自掊。

信陵亦甘弃,终于酒色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