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沅州通判

过湘江时君且听,但恐水中有冤声。

当时无地容屈平,众人皆醉嫌独醒。

烦君须吊独醒翁,以酒注之鱼腹中。

不须以物缠米筒,但投诗去责蛟龙。

为君质直有古风,能高其义哀其忠。

投诗已罢吊已终,寄声急报南城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所作的《送沅州通判》。诗中借过湘江时的场景,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人通过“但恐水中有冤声”一句,描绘了湘江水下可能存在的屈原冤魂,流露出对这位古代伟大诗人的同情与哀思。接着,“当时无地容屈平,众人皆醉嫌独醒”,诗人以对比手法,揭示出屈原生前的孤独与不被理解,以及他坚守正直、独立思考的精神品质。

“烦君须吊独醒翁,以酒注之鱼腹中”,诗人希望有人能够像他一样,为屈原举行悼念仪式,将酒洒入鱼腹,以此寄托对屈原的哀思。而“不须以物缠米筒,但投诗去责蛟龙”则表达了诗人认为真正的纪念方式应该是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屈原的敬意和谴责那些不公之事,而不是形式上的仪式。

最后,“为君质直有古风,能高其义哀其忠”是对沅州通判的期待,希望他能像屈原一样,保持正直的品格,坚持正义,哀悼忠良。全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蕴含着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赠吕帅

玉门关静边烽息,回首金城赵充国。

绣帽霜须马上吟,诗兴如云满秋色。

最好青门长乐坡,灞桥路上情更多。

绣岭风烟新草木,潼关形势旧山河。

洛阳城阙秋风紧,有诏疾驱催大尹。

两瞳直是有精神,管取无宽亦无猛。

形式: 古风

寄道原(其一)

好笑李诗翁,寄身明月中。

饥肠吞白露,醉口吐清风。

时时跨霜鹤,步步凌秋空。

相呼且相待,略住白云峰。

形式: 五言律诗

寄道原(其二)

漫翁身上霜可刮,酒未醒时诗已发。

急放人去守船门,恐向河中捉明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月]韵

和李自明

病叟相逢恨不早,蒹葭敢比瑶林好。

谁作羊车卫玠看,不道好玄扬子老。

使君礼义高如山,清风更可清尘寰。

明日王君来访我,陶潜欲卧君须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