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郭登的《游太华寺和素轩沐公春日韵》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的画面。首句“鹭渚鸥波接远天”以生动的意象展现湖边鹭鸟栖息,鸥鸟翱翔,与远处的天空相接,营造出宁静而开阔的自然景象。次句“落花飞絮满平川”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凋零与新生,落花纷飞,柳絮飘扬,遍布平原,富有季节感。
第三句“春归客梦偏惊雨”转而触及诗人内心,春雨惊醒了他的游子之梦,寓含淡淡的离愁。第四句“寒食僧家不禁烟”则点出时令为寒食节,僧人们虽然禁烟火,但诗人却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增添了人文色彩。
第五、六句“涧底泉声消永日,阶前草色换流年”通过听觉与视觉的转换,描绘了寺庙中的宁静生活,泉水声消磨时光,阶前青草见证着岁月更迭。
结尾两句“何由近向东林住,常得寻师水石边”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亲近自然,常伴山水,向导师求学,透露出对知识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游历太华寺的所见所感,情感丰富,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