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云载青山,山气随云浮。
山人乐在此,终不厌丹丘。
时爱前溪水,亦或擢扁舟。
问渠何所似,口诵逍遥游。
这首明代诗人徐霖的《次杨南峰题画》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首句“白云载青山”展现了画面中白云缭绕山峰的景象,富有动态感;“山气随云浮”进一步渲染了山间云雾缭绕的神秘与空灵。诗人寓居山中的隐士形象在“山人乐在此”中显现,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满足,流露出淡泊名利的超脱情怀。
“终不厌丹丘”中的“丹丘”常指仙境,诗人表示自己对此地的热爱永不厌倦,暗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接下来,“时爱前溪水,亦或擢扁舟”描绘了诗人时常泛舟溪边,享受着闲适的生活乐趣,体现了他的闲适与自在。
最后两句“问渠何所似,口诵逍遥游”,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自问自答,将眼前的生活比作庄子的《逍遥游》,寓意自己的心境如同逍遥自在的仙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的自由与逍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意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哲理的山水画卷,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不详
古松连茂阴,长日憩其下。
便此幽闲地,乐得人事寡。
老已厌琴书,闲即弄杯斝。
幸隔城敔远,目不触车马。
世自与我违,我非忘世者。
香炉峰高天削出,湖面蒸云欲吞日。
列仙上凿炼丹台,高人下筑藏书室。
盘纡一道行者通,民居僧寺有无中。
斜阳影射樵斧白,疏星光杂渔灯红。
楼船风高殷箫鼓,去急不须人奋橹。
栖禽惊散苦无情,断林赖有苍烟补。
人间此景何处看,惨淡今从画中见。
小皴大染设色真,粉本徒令工作眩。
书画长留岁月过,怪来欧公悔无多。
南堂一赏到白发,快雨时晴纵啸歌。
夜色浮宫殿,星河耿不昏。
御香飘十里,银烛照千门。
只觉天颜近,俄承诏语温。
遍书春帖子,知是沐殊恩。
绿树坐黄鹂,青秧点白鹭。
睡起倚船窗,知是江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