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樵寄示旧作藤鼓行三章歌以和之

苍梧羊石端州门,以藤为鼓吾所闻。

君于三鼓曾见一,作诗气压千人军。

明臣灭贼根株绝,更挽妖藤宝刀?。

团团冒以黄牛皮,罚令司更赎前孽。

二百年来乱夷狄,腾腾击鼓鼓欲裂。

大臣鞶带曾三锡,辱国丧师不可说。

坐令米贼轻国宪,南纪滔滔日流血。

即今鼙鼓中原息,西北萑苻未诛灭。

安得拔钉褫牛皮,老藤十丈复联结。

皇灵感物变顽性,飞渡黔山斩萌蘖。

归来作颂镌其功,藤皮坚滑刀如风。

岐阳之石蛮溪铜,以比尔鼓将毋同。

云台马武山林雄,中兴汉代声隆隆。

谁知顺逆妖祥异,湖海犹忧伏莽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施山的《偶樵寄示旧作藤鼓行三章歌以和之》描绘了一种象征性的历史场景,通过“苍梧羊石”、“藤为鼓”的意象,讲述了古代岭南地区抵御外敌的故事。诗人提到“三鼓”与“一见”,暗示关键时刻的英勇表现;“明臣灭贼”象征着朝廷的胜利,“妖藤宝刀”则寓言了战胜邪恶的力量。

诗中批评了某些大臣的失职,导致“乱夷狄”局面未能彻底平定,鼓声“欲裂”反映了战乱的激烈。诗人对过去的错误表达了遗憾,并希望“皇灵”能改变局势,斩除“萌蘖”。他以“云台马武”这样的英雄形象,赞美中兴时期的壮志豪情,同时也揭示了对潜在威胁的警惕。

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历史感,通过藤鼓这一载体,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兴衰、忠奸斗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

施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蒲圻城头晚眺有怀仲丹都中

山山黄叶兼红叶,松竹萧森掩映之。

云里谯楼双塔迥,鸟边暮雨片帆迟。

风光绝妙秋深后,客思苍然独立时。

忽见洞庭霜橘至,故人京国最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赵州王节妇画水

赵州古寺嫠王氏,画壁流观吴道子。

精魂白日游九泉,倒卷黄河入腕底。

波澜于古真莫二,毫端潋滟涵元气。

晴昼如闻风雨鸣,空堂疑有鱼龙至。

鳞鳞闪动不敢扪。安得巨掌擘海门。

飒然冥顼忽飞入,炎官赤帝皆惊奔。

或愁异日冬寒恶,地冻天冰受椎凿。

嶙峋纯是血点凝,百劫千灾岂销铄。

高风萧萧环翠阁,海客南归袖云壑。

秋成不劳忧旱乾,万棱农田绕山郭。

田间寡妇拾穗同,怜渠耕石恒年丰。

犹传黄鹄孤飞日,恶浪惊涛泪眼中。

形式: 古风

岁晚述怀

吾无应物材,涉世诚大难。

静默欲养心,触事多忧患。

读书不致用,焉贵抱丛残。

愧此编氓徒,力食供晨餐。

贫贱未为辱,亲密未知欢。

芬馨湘南草,讵若庭户兰。

俯思励至行,束带怜朝寒。

形式: 古风

二月三日放舟至木渎宿石心村居越日登灵岩山远眺循麓过披云庵看梅冒雨而归纪游(其一)

薄雾恋山坳,日在征鸟背。

出门一舸浮,峭碧点波碎。

横空见塔尖,如佛影孤髻。

逾近烟水阔,舍舟见古寺。

我友汪居士,避俗隐兹地。

布被可留客,门巷不嫌隘。

桧雨烧团茶,饫口园官菜。

卧听万壑风,足洗胸中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