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议挽词

一从洪井到处州,见说洪人总泪流。

本望圣朝令久任,若论明吏合封侯。

高才所至都无事,厚德于今可镇浮。

故作此诗传野史,不须铭记掩诸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挽词《李朝议挽词》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对逝者李朝议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政绩。诗中表达了对李朝议从洪井到处州任职期间,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之情的感慨,以及对其忠诚为国、才能出众、品德深厚的深切怀念。

首句“一从洪井到处州”,简洁地勾勒出李朝议的仕途轨迹,从洪井出发,远赴处州,暗示了他为官的足迹遍布各地。接着,“见说洪人总泪流”一句,通过侧面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李朝议离任时,洪地百姓的不舍与哀伤,反映出他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和治理成效。

“本望圣朝令久任,若论明吏合封侯”两句,表达了对李朝议长期留任地方、造福一方的期待,同时也肯定了他的官员素质,认为他应当得到更高的荣誉与封赏,体现了对他的高度评价和惋惜之情。

“高才所至都无事,厚德于今可镇浮”则进一步赞扬了李朝议的才能与品德,指出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带来安宁与稳定,强调了他的才能不仅在于政务上的成就,更在于其人格的魅力和道德的力量。

最后,“故作此诗传野史,不须铭记掩诸幽”表明了诗人创作此诗的目的,即为了流传后世,让李朝议的事迹得以铭记,而不是仅仅在生前受到赞誉,死后便被遗忘。这既是对李朝议的崇高敬意,也是对后世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学习其为官之道,追求德才兼备的人生境界。

综上所述,《李朝议挽词》不仅是一首哀悼逝者的诗歌,更是对古代官员理想形象的塑造与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向往和推崇。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招陈顾魂挽词

鱼有所归,鸟有所栖。孤坟累累,子将何依。

束子之装,裹子之粮。促登汝航,往归汝乡。

形式: 四言诗

送程给事知越州

朝闻剑外夙行辀,夕喜江西改命优。

已有才名喧北省,又宣风化入南州。

一城民吏迎前牧,满眼山川是旧游。

君富机筹足馀暇,清吟不负物华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黄山作

占胜新安境,佳名千古闻。

奇峰半天出,秀色数州分。

邃谷春犹雪,悬岩霁亦云。

何时脱缰锁,猿鹤此为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题福唐津亭

溪山龙虎蟠,溪水鼓角喧。

中宵乡梦破,六月夜衾寒。

风雨生残树,蛟螭喜怒澜。

殷勤祝舟子,移棹过前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