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邾经的《题读碑图》,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描绘了对历史人物曹操及其所立孝娥碑的复杂情感与深刻见解。
开篇即点出孝娥碑的所在与作者,邯郸淳,引出对碑文背后故事的探讨。接着,通过“中郎八字因赞美”一句,巧妙地将曹操的野心与道德赞美之间的矛盾展现出来,暗示后人对曹操的评价并非一成不变。
“老瞒久欲窥神器,既见此碑心若愧”,直指曹操的雄心壮志与道德约束之间的冲突,表现出作者对曹操复杂性格的深刻理解。曹操为了掩饰自己的野心,不惜使用遁辞,这不仅体现了他的狡猾,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脩乎脩乎智有馀,用之治世将无如”,对杨修的智慧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疑问,如果杨修的智慧用于治理国家,将会如何。这一句不仅赞扬了杨修的才华,也暗含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反思。
“露才扬已古所忌,况复汉贼基黄初”,强调了在古代社会中,过分展示个人才华往往被视为不祥之举,而曹操作为汉贼,其行为更是违背了传统道德规范。
最后,“研磨铜雀台上瓦,点染霜毫动秋色。绝妙好辞天下无,异代读碑传作图”,通过对画家创作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艺术作品的美感与价值,同时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深刻思考。
“长歌落日西风起,酒酣击缶声呜呜”,以生动的场景结束全诗,营造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性的深思。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独到见解,还融合了对艺术、道德、政治等多方面的思考,体现了邾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