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九歌(其三)

词赋千秋自有神,谁从鱼腹起灵均?

椒浆寄奠丹枫暮,兰佩凄凉绿水滨。

日远长安多逐客,秋高泽国怨骚人。

劳歌一曲西风急,遥忆当年郢调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湖南九歌(其三)》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对屈原的追思与缅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敬意。

首联“词赋千秋自有神,谁从鱼腹起灵均?”以“词赋”开篇,赞美了屈原作品的永恒价值,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是谁从屈原投江的悲壮故事中,唤醒了他的精神与智慧?这里巧妙地将屈原与“灵均”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屈原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颔联“椒浆寄奠丹枫暮,兰佩凄凉绿水滨。”通过“椒浆”这一传统祭品的使用,以及“丹枫暮”、“绿水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哀伤而庄重的氛围,象征着对屈原的悼念之情。同时,“兰佩”与“绿水滨”的结合,不仅描绘了屈原生前的雅致生活,也暗示了他最终归于自然的命运。

颈联“日远长安多逐客,秋高泽国怨骚人。”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历史背景,长安作为古代政治中心,与屈原的流放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屈原命运的同情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秋高泽国”与“怨骚人”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屈原及其作品在后人心中的地位与影响。

尾联“劳歌一曲西风急,遥忆当年郢调新。”以“劳歌”表达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同时“西风急”这一自然景象的描写,既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遥忆当年郢调新”则直接点明了对屈原作品创新精神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屈原文化贡献的深刻认识与高度评价。

综上所述,《湖南九歌(其三)》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不仅展现了对屈原个人命运的哀悼,也表达了对屈原文学成就的崇敬与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礼赞。

收录诗词(2481)

邓云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湖南九歌(其四)

有客悲秋起四愁,况逢山水号云秋。

烟中鸟没九疑杳,湖外天低七泽幽。

帝女香魂长倚竹,王孙芳草漫登楼。

潇湘空阔堪乘兴,赋得新篇学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湖南九歌(其五)

楚酒如饴不可沽,浪传城外有酃湖。

闲眠已足三竿日,种秫谁供半亩租?

喜傍名山随倚杖,更听歌鸟劝提壶。

子廉洞口烟云冷,吾欲因之觅酒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湖南九歌(其六)

横塘疏柳绕长堤,楚客行吟日渐西。

官懒古来推漫叟,江源南去透愚溪。

轮蹄远隔中原道,林壑偏宜大隐栖。

颇似淮阳高卧者,梦回犹怪午时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湖南九歌(其七)

怀古思乡对晚曛,亭皋落木不堪闻。

秋蝉冷咽醒伊笛,野老新耕杜甫坟。

处处白蘋翻白鸟,山山红树乱红云。

西风好送离人梦,粤北湖南一岭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