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曾约再来时,花暗春风树。

今日人来花未开,春未知人处。

坐客有疏狂,彩笔题新语。

浑为玉人颓玉山,忘了阳关路。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翻译

当初约定重逢时,花影婆娑春风中树木依依。
今日我来花朵仍未绽放,春天也不知我人在何方。
座中的宾客有些放纵不羁,挥毫泼墨写下新的诗篇。
全然沉醉在与佳人的欢聚中,竟忘了那通往阳关的路途。

注释

曾:当初。
约:约定。
再:再次。
来时:约定的时间。
花:花朵。
暗:模糊不清。
春:春天。
风:春风。
今日:今天。
人来:我来到。
花未开:花朵还未开放。
春未知:春天不知。
人处:我所在的地方。
坐客:座中的宾客。
疏狂:放纵不羁。
彩笔:彩色的笔。
题:写下。
新语:新的诗篇。
浑:完全。
为:为了。
玉人:美丽的女子。
颓玉山:形容醉态如山倾倒。
阳关路:通往阳关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时期的一位无名氏所作,题为《卜算子》。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怀念之意的七言绝句。

"曾约再来时,花暗春风树。"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恍惚的场景,似在诉说过去与某人相约再聚,却发现当初承诺的时间已经到来,而周围环境却是春日里花开未开,春风轻拂之下,树木摇曳。这里蕴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奈。

"今日人来花未开,春未知人处。"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现实中的孤独与失落。在今日这个人到访之日,本应是盛开的花朵却尚未绽放,而春天似乎也不再认得这位归来的客人。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心境,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坐客有疏狂,彩笔题新语。"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在静坐之际,有一位客人来访,这位客人或许带有一丝疯狂,而诗人的手中却握着五彩斑斓的笔墨,想要记录下这份新的情感和话语。这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多情。

"浑为玉人颓玉山,忘了阳关路。" 最后两句则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放弃与遗忘。在这段落中,“浑”字有混沌不明之意,而“玉人”、“颓玉山”均可理解为珍贵的事物或理想的象征。但这些原本令人向往的东西,如今却被淡忘,甚至连通往那里的阳关路都已记不清楚。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放弃和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对人生聚散和情感流转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

垂螺近额时,只怕莺声老。

尽日贪花斗草忙,不信有闲烦恼。

凤鬓已胜钗,恨别王孙早。

若把芳心说与伊,道绿遍、池塘草。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

半破玉梅春,小簇金莲炬。

结裹风流倬底郎,直入阳台去。

休诧鹊桥仙,说甚缑山侣。

便合齐眉八百年,个是真仙子。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

你为情多泪亦多。

形式: 押[歌]韵

万年欢(其一)

北陆风回,顿园林凋尽,庭院岑寂。

潇洒寒梅,偷报艳阳消息。素澹英姿粹质。

天赋与、出伦标格。

一枝向、雪里初开,纤说清香寻得。神仙乍离姑射。

更琼妆翠佩,冰莹肌骨。仿佛华清浴罢,懒匀脂泽。

陇上休轰怨笛。且留取、累累成实。

终须待、金鼎调羹,偏与群芳春色。

形式: 词牌: 万年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