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代人送阎戎

莲叶山前,戎帐宏开,轰然最称。

羡铺心如水,肯教尘涴,为民乞雨,唤得天应。

紫逻□锋,绿林扫影,夜户都开无犬声。

三乡里,笑嬉嬉度日,歌舞清平。

溪头载月舟□,□□帐花旗忍送行。

算浮云自在,初无著相,薰风正好,却问归程。

折柳依依,憩棠□□,□□□春无尽情。

趋朝去,看青冥玉钺,金辔红缨。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莲叶簇拥在山前,巨大的军营豁然展开,轰鸣声最为壮观。
羡慕那颗心如清水般纯净,甘愿为百姓祈求降雨,呼唤苍天回应。
紫色的剑光闪烁,绿色的树林映照,夜晚的门户敞开,连狗吠声也消失不见。
在三乡里,人们欢笑着过日子,歌舞升平,生活安宁。
月光下,小舟载着离别之景,帐花旗帜下难舍地送行。
想那浮云自由自在,原本就没有执着,和煦的风吹过,却询问起归途。
折下的柳枝依依不舍,休息在海棠树下,春天的情感难以尽述。
前往朝廷,只见青天之上,玉钺金辔红缨,象征着威严与荣耀。

注释

戎帐:军营。
尘涴:玷污。
紫逻:紫色的剑光。
薰风:和煦的风。
憩棠:在海棠树下休息。
青冥:青天。
玉钺:古代的一种兵器,象征权力。
金辔红缨:装饰华丽的马具,显示尊贵。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边塞生活图景,以莲叶山前的军营为背景,展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与百姓的安宁。"轰然最称"四字,形象地刻画了军队的气势和威严。词中赞美了将领的无私,他不仅关心民生,祈求甘霖,还赢得了民众的欢笑和歌舞。

"紫逻□锋,绿林扫影",运用色彩和动态描绘,展现出军队的勇猛和纪律严明。夜晚的寂静无声,连犬吠都消失,更显出边疆的祥和。在三乡里,人们过着平静快乐的生活,无忧无虑。

接下来,词人笔触转向送别场景,"溪头载月舟□",月色下的舟行,带着淡淡的离愁。"帐花旗忍送行",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词人借浮云自由自在,暗示友人不必过于执着,而春风正适合踏上归途。

"折柳依依"象征离别,"憩棠□□"则寓含休息与期待重逢之意。最后,词人祝愿友人此去朝堂之上,能如青天白日般光明磊落,驾驭着华贵的马车,金饰熠熠,寓意仕途顺利。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既有边塞生活的壮丽画面,又有送别的深情,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安定的期盼。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四)次韵侄演自遣

无价韶华,一笑相酬,青钱似苔。

奈东风轻劣,催红雨去,西园次第,放绿阴回。

老后时光,眉间心事,恰似怕酸人著梅。

须知道,有谁能百岁,日日开怀。从教世变轮推。

也莫问人间春去来。

看渊明归了,有形谁役,少陵醉里,无闷堪排。

贫贱何妨,风流自别,不是沈沈浊世杯。

层霄上,与大鹏盘礴,下视浮埃。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七)寿竹窗兄

吾竹窗兄,吾能评者,只将竹看。

是丹山佳气,胚腪军茂直,嵩溪润脉,滋养清坚。

雪虐霜凌,风饕雨恶,撼顿侵欺今几年。

元无损,这虚心实节,却自依然。人间。输此君贤。

可曾向红尘里著鞭。

称翩翩侣凤,舞依翡翠,昂昂雏鹤,立倚琅玕。

动处非情,静中自韵,全得生来潇洒天。

须长在,在月窗窗北,石涧东边。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二)

旗盖运迁,衣冠事乖,岂非命来。

自黄粱枕觉,分明看破,翠蓬舟近,及早抽回。

谁料山深,也同鼎沸,步步危机忙里催。

愁无奈,过青山万叠,碧水千隈。此愁何计能推。

算何日天教眉锁开。

记六桥花舫,晴边访柳,孤山草酌,雪后评梅。

回首西湖,伤心前事,覆水如何收上杯。

东风好,问如今吹入,谁处楼台。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六)示诸儿

信书成痴,挨到如今,无生可谋。

奈浑家梦饭,谷难虚贷,长年断肉,菜亦悭搜。

风雨潇潇,江山落落,死又还生春复秋。

八十岁,是这般多活,堪吊堪羞。休休。盍自回头。

要铁汉须从穷处求。

那袁安闭户,恬然僵卧,少陵任妇,长是贫愁。

一等清风,千年佳话,蚁蚋看他金谷楼。

是是是,笑出门天阔,一片云浮。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