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湖州冯司李桢卿奏最

棘木春生彩凤来,使君身立九成台。

遥看紫气青齐接,近捧丹泥泽国开。

大树旌功高异代,御屏书迹卜三台。

若将墨妙论家法,翠竹苍筠未易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贺湖州冯司李桢卿奏最》。诗中以“棘木春生彩凤来”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棘木”与“彩凤”的意象,象征着冯司李桢卿的杰出才能和非凡成就,如同春日里新生的棘木吸引彩凤降临一般。接下来,“使君身立九成台”一句,既描绘了冯司李桢卿的显赫地位,也暗喻其如九成宫般稳固的声望。

“遥看紫气青齐接,近捧丹泥泽国开”,通过“紫气”与“青齐”的对比,以及“丹泥”与“泽国”的描绘,展现了冯司李桢卿在政治、文化领域的影响深远,不仅影响着地方,更对国家有着积极贡献。同时,这一联也暗示了冯司李桢卿的政绩卓著,如同开启了一片新的繁荣之地。

“大树旌功高异代,御屏书迹卜三台”,进一步赞扬了冯司李桢卿的功勋卓著,不仅超越了时代,还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里的“御屏书迹”可能指的是冯司李桢卿的政绩被记录在皇家的御屏上,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卜三台”则可能是指冯司李桢卿的功绩被载入史册,成为三台之一,即古代官职中的重要职位,象征着极高的荣誉和地位。

最后,“若将墨妙论家法,翠竹苍筠未易材”表达了对冯司李桢卿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高度评价。这里将冯司李桢卿的才华比作“翠竹苍筠”,意指其文采斐然,难以替代,如同竹子和筠一样坚韧而富有生命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冯司李桢卿多方面成就的赞美,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杰出官员的全面风采。

收录诗词(579)

董其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廷尉李素我得子

九皋和鹤降青冥,佳气氤氲玉树庭。

才见斗杓回子月,旋看奎下有文星。

神光可但开仙李,天瑞居然映帝蓂。

闻道射熊新筑馆,名家先毓海山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贺李素我再举子诗以志喜

男祥重见叶长庚,无限高门意气生。

遂有次儿肩德祖,奇哉二子类徐卿。

金光并茁尧庭草,玉露初盈汉阙茎。

间岁一寻汤饼会,欢歌逾遍五茸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贺施笠泽别驾得雄

兰草宁论入梦劳,神光忽照德门高。

恰逢开士摩麟顶,共向超宗识凤毛。

合浦乍还珠在掌,明河新沐锦为袍。

亦知廉吏归装薄,传有青编及宝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赠郑范溪大司马行边

元臣节钺九天开,经略勋猷亦壮哉。

组练秋飞辉日月,玺书朝启役风雷。

行歌汉垒军容变,声到河湟虏气摧。

敢以铙歌酬祖席,营平故是折冲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