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灯

空庭冷月逼窗纱,兀坐焚膏隐恨赊。

顾影自怜秋里客,连床分照梦还家。

云山万里经飘梗,霜柝三更正落花。

辜负儿时书味永,寒釭伴我尚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孤灯下的凄凉景象,诗人独自坐在窗前,月光透过窗纱,映照着空寂的庭院,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悲凉的氛围。首句“空庭冷月逼窗纱”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孤寂的世界。

接着,“兀坐焚膏隐恨赊”一句,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孤独与内心的愁绪。他独自一人,借着油灯的微光,似乎在默默承受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痛苦或遗憾。这里的“焚膏”既指油灯的燃烧,也暗喻内心的煎熬和挣扎。

“顾影自怜秋里客”,诗人通过自我反思,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同情与感慨。在秋天这个季节,他仿佛成为了孤独的旅人,独自漂泊,无人相伴。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季节相融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连床分照梦还家”则描绘了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中仍怀有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即使是在梦中,他也渴望回到那个温暖的家,与亲人团聚。这种对家的向往,是许多游子共有的情感体验,增加了诗歌的共鸣性。

“云山万里经飘梗,霜柝三更正落花”两句,通过广阔的自然景观,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在这漫长的旅途中,诗人如同随风飘荡的木梗,无根无依;夜晚的霜柝声与凋零的花瓣,更是增添了秋夜的凄凉与哀愁。

最后,“辜负儿时书味永,寒釭伴我尚天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尽管曾经在书海中寻得乐趣,但现在只能依靠一盏寒灯陪伴,继续在远方流浪。这一句既是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也是对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

综上所述,这首《秋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孤灯下的游子形象,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与无奈,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收录诗词(18)

缪赞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扇

曾将越绢制当初,几阵金风起敝庐。

在暑奉扬难释手,乍寒抛弃孰怜渠。

漫劳班氏三秋赋,那管羲之六角书。

告尔团圆休自怨,炎凉意气本来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秋砧

征袍未寄素秋深,捣杵声声响复沉。

粤海甲披劳战士,燕山裘敝感乡心。

寒霜九月卢家怨,落日孤城杜老吟。

许国此身何日致,筹边愿听鼓鼙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放言

顽石本不灵,鞭之使流血。

枯树少生意,溉之忽萌檗。

姜桂置沸汤,其味已不烈。

璞玉遇吾刀,虽坚亦致缺。

惟柔可克刚,惟诚能立节。

物理易沦亡,物性不澌灭。

从来格致功,变化赖贤哲。

形式: 古风

关中遇华黼堂北上

他乡忽相遇,正值早春天。

歧路别千里,交情话十年。

长安花满地,蜀国树含烟。

去去行踪远,离怀一黯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