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户曲

大红门前逢海户,衣食年年守环堵。

收藁腰镰拜啬夫,筑场贳酒从樵父。

不知占籍始何年,家近龙池海眼穿。

七十二泉长不竭,御沟春暖日涓涓。

平畴如掌催东作,水田漠漠江南乐。

鴐鹅鸊鹈满烟汀,不枉人呼飞放泊。

后湖相望筑三山,两地神州咫尺间。

遂使相如夸陆海,肯教王母笑桑田。

蓬莱楼阁云霞变,晾鹰台上何王殿。

传说新罗玉海青,星眸雪爪飞如练。

诈马筵开挏酒香,割鲜夜饮仁虞院。

二百年来话大都,平生有眼何曾见。

头白经过是旧朝,春深惯锁黄山苑。

典守唯闻中使来,樵苏辄假贫民便。

芳林别馆百花残,廿四园中烂漫看。

记得尚方初荐品,东风铃索护雕栏。

葡萄满摘倾筠笼,蘋果新尝捧玉盘。

赐出宫中公主谢,分遗阙下侍臣餐。

一朝剪伐生荆杞,五柞长杨怅已矣。

野火风吹蚂蚁坟,枯杨月落虾蟆水。

尽道千年苑囿非,忽惊万乘车尘起。

雄图开国马蹄劳,将相风云剑槊高。

帐殿行城三十里,旌旗猎猎响鸣鞘。

朝鲜使者奇毛进,白鹰刷羽霜天劲。

旧迹凌歊好放雕,荒台百尺登临胜。

俊鹘重经此地飞,墨河讲武当年盛。

吊古难忘百战心,扫空雉兔江山净。

新丰野老惊心目,缚落编篱守麋鹿,兵火摧残泪满衣,升平再睹修茅屋。

衰草今成御宿园,豫游只少千章木。

上林丞尉已连催,洒扫离宫补花竹。

人生陵谷不须哀,芦苇陂塘雁影来。

君不见鄠杜西风萧瑟里,丹青早起濯龙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户人家的生活场景和环境变迁,展现了从明代到清代的沧桑巨变。诗人以大红门前的海户人家为起点,描述他们艰辛的农耕生活,对丰收的期待和庆祝,以及对自然泉源的依赖。后湖的美景和皇家园林的奢华与民间生活的简朴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权贵与平民的差距。

诗中提到的“蓬莱楼阁”、“晾鹰台”等象征着昔日的荣华,而“新罗玉海青”、“星眸雪爪”则暗示了异域珍宝的引入。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昔日的繁华不再,宫殿被砍伐,只剩下野草丛生的御宿园。诗人感慨人事更迭,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只有寻常百姓在战火后的废墟上重建家园。

通过“新丰野老”的视角,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遗迹的缅怀,同时也揭示了战争对普通民众生活的破坏。最后,诗人以鄠杜西风中的萧瑟景象,寓意历史的无情变迁,提醒人们不必过于哀叹,生活终将继续,自然景观依然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流转,既有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也有对现实民生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慨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14)

吴伟业(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鹿樵生、、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号:梅村
  • 籍贯:灌隐主
  • 生卒年:1609~1672

相关古诗词

过姜给事如农

侍从知名早,萧条淮海东。

思亲当道梗,哭弟在途穷。

骨肉悲歌里,君臣信史中。

翩翩同榜客,相对作衰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喜愿云师从庐山归

胜绝观心处,天风万壑声。

石门干镜入,云海一身轻。

出世悲时事,忘情念友生。

乱离兄弟恨,辜负十年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怀杨机部军前

同时迁吏独从征,人道戎旃谴责轻。

诸将自承中尉令,孤臣谁给羽林兵。

忧深平勃军南北,疏讼甘陈谊死生。

犹有内谗君不顾,亦知无语学公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杨凫岫

萧瑟江湖逐客船,乱离兄弟夕阳边。

芜城是处逢寒食,苦叶如人渡汶川。

回首风尘生杞棘,伤心矰?在鹰鹯。

曾经召见多封事,一病犹缘明主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