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太华疑挨毕昴回,欲观形胜上云台。
雪中地把银屏立,雨后天将画轴开。
景好更宜和月看,客忙常是爱山来。
我知游者登临意,常恨西轩落日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观赏云台观壮丽景色的体验。首句“太华疑挨毕昴回”,以华山与毕宿星相接的景象开篇,暗示了山势的高峻和壮美。接着,“欲观形胜上云台”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探寻自然胜境的愿望。
“雪中地把银屏立”运用比喻,将积雪覆盖的山峦比作银色的屏风,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冬季云台观的洁白与静谧。而“雨后天将画轴开”则描绘了雨后云雾散去,如画卷般展开的美景,令人遐想。
“景好更宜和月看”强调了夜晚月光下的景色更为迷人,诗人建议在明亮的月光下欣赏这幅山水画卷。然而,“客忙常是爱山来”又透露出诗人对忙碌生活中人们往往无暇欣赏美景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我知游者登临意,常恨西轩落日催”收尾,表达了自己理解游客登高望远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夕阳迅速西沉,美景转瞬即逝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黄庶的这首《和题云台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云台观的四季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深感悟。
不详
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缰锁身闲似未名,方愚情性被春轻。
酒教笔砚因花废,路为亭台与草争。
野客笋邀煨短茁,邻僧茶约煮新萌。
无时杖屦穿林去,真是寻芳户一丁。
为郎四十者,堂有二亲稀。
止仰官为养,行应泪在衣。
白云偏伫立,黄犬好频归。
去有山公启,天心正似饥。
尘土淹沉客,诗书梦寐身。
又辞千里幕,去布一同春。
路想多归户,庭应绝涝民。
青衫莫嗟叹,知已在陶钧。
卧理随民欲问安,讣邮俄至废朝餐。
秦川旧会欢如在,汉水新书墨未乾。
丹旐已归人寂寞,素车徒有泪汍澜。
时情冷暖尤无味,一臂相知在肺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