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斋先生赋湖阴曲书以付余遂赋一首

一虎穴中卧,六龙江上飞。

蛇矛半折柝声断,昼梦惊怪日绕围。

鼓声逢逢天四黑,五骑爬沙行不及。

道傍遗矢冷于冰,天上宝鞭人未识。

江风夜捲湖阴水,明月腥氛当一洗。

荒亭千古寄兴亡,目断苍烟湿衰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动态与静谧交织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历史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首先,“一虎穴中卧,六龙江上飞”两句,运用了“虎穴”与“六龙”的对比,虎穴象征着隐秘与力量的结合,而“六龙”则代表了动态与宏伟,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暗示了自然界的复杂性和生命的多样形态。

接着,“蛇矛半折柝声断,昼梦惊怪日绕围”描绘了一种静谧与神秘的氛围,蛇矛的断裂和柝声的消失,仿佛是某种力量的消逝或转变,而“昼梦惊怪日绕围”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神秘感,似乎在暗示着某种超乎寻常的事件或现象正在发生。

“鼓声逢逢天四黑,五骑爬沙行不及”通过鼓声与黑暗的背景,营造出一种紧张与未知的气氛,五骑在沙地上艰难前行的形象,既表现了行动的艰难,也暗示了探索与挑战的主题。

“道傍遗矢冷于冰,天上宝鞭人未识”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深邃的层面,遗矢如同冰冷的冰块,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时间的流逝,而“天上宝鞭人未识”则可能寓意着隐藏的智慧或价值,有待人们去发现和理解。

最后,“江风夜捲湖阴水,明月腥氛当一洗”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期待,江风卷起湖水,预示着一场清洗,明月的光辉将驱散腥氛,带来新的开始。

“荒亭千古寄兴亡,目断苍烟湿衰苇”则以荒亭为载体,寄托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苍烟与湿衰苇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期待。

收录诗词(27)

汪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博学工诗,隐居黄山下,时称南山先生。有《南山先生集》

  • 字:聘之
  • 籍贯:宁国太平

相关古诗词

孙逸夫书堂作

青山盘盘云气度,冈峦灭没互吞吐。

柘林烟润茧行丝,荷荡水香鱼弄絮。

人间化物日夜流,先生闭门双鬓秋。

大隐从来著朝市,幽居况近城南楼。

形式: 古风

山丹花歌

方壶圆峤蓬莱顶,七还九返龙虎鼎。

药成夜半忽飞去,瑶草一枝光炯炯。

九疑但识萼绿华,未识赤斧山图家。

淮南鸡犬上天去,雌蝶雄蜂空啖花。

形式: 古风

仆射山人山中四时词(其一)

春风破寒入幽谷,残雪消时烧痕绿。

林花斗日媚于颊,野蕨登盘甘胜肉。

南漪新渌晴满湖,春来行乐何处无。

一樽我欲就花饮,花下啼禽能劝沽。

形式: 古风

仆射山人山中四时词(其二)

草泥聒聒吠蝼蝈,枣花落尽桐阴密。

舍南舍北棹缲车,山后山前闻打麦。

新篁解箨来薰风,脱巾露坐双鬓鬔。

清泉白石足佳处,人世炎炎如甑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