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托旷观以适性,聊纵目而怡颜。
閒随罔两酬答,动与太虚往还。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夜月下独坐的情景,通过“托旷观以适性,聊纵目而怡颜”两句,展现了诗人寻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的愿望。接下来的“閒随罔两酬答,动与太虚往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将诗人与自然界的互动比作无拘无束的交流,仿佛在宇宙间自由往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以月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氛围,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的自我超越。
不详
愁值上元雨,空山静掩扉。
茗烟轻冉冉,香缕细霏霏。
窥牖月光薄,照龛灯影微。
只应禅榻上,梦与白云归。
白云堆里数峰阴,翠竹苍松绕涧寻。
卜筑乘栽棣萼色,幽居时废蓼莪吟。
溪山结侣情偏挚,屺岵兴思感独深。
最爱练江波底月,清光照彻古人心。
去岁山中逢人日,今年人日仍登山。
经丘自足情兼具,寻壑偏宜静与闲。
雨映疏篱花的皪,烟生野径石斓斑。
坐听僧梵归来晚,屐齿冲泥趁湿还。
柴扉冷处见遗民,手揽江蓠忆楚臣。
白社那邀采药客,青门旧识种瓜人。
一春屡费登山屐,万事堪悲漉酒巾。
岂是攒眉逋宿约,只防人世怪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