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怨(其一)

生在绮罗下,岂识渔阳道。

良人自戍来,夜夜梦中到。

渔阳万里远,近于中门限。

中门逾有时,渔阳常在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聂夷中的《杂怨(其一)》,描绘了一个生活在富贵之家的女子,虽然从未亲身经历过渔阳边塞的艰苦生活,但因她的良人被征戍到那里,她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她无法亲身前往,只能在梦中与良人相会,而即使梦境中的距离似乎比实际的中门门槛还要近,现实中的渔阳却遥不可及,仿佛永远在眼前萦绕。诗人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展现了战乱时期女性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担忧,富有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31)

聂夷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唐末诗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

  • 字:坦之
  • 籍贯: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871

相关古诗词

补新宫(其三)

奂奂新宫,既祭既延。我□□镛,于以醉贤。

有礼无愆,我有斯宫。斯宫以安,康后万年。

形式: 四言诗

补茅鸱(其二)

茅鸱茅鸱,无啄我雀。汝食汝饱,莫我肯略。

愿弹去汝,来彼瑞鹊。来彼瑞鹊,其音可乐。

形式: 四言诗 押[药]韵

补茅鸱(其四)

茅鸱茅鸱,无嚍我陵,汝食汝饱,莫我好声,愿弹去汝,来彼仓鹰,来彼仓鹰,祭鸟是徵。

形式: 四言诗

踏莎行.题词,同里王复纪宣

芳孕兰荪,幽依佳树。美人天末同归路。

一编金粉怨多情,逢秋似惜秋无语。

烟草晴川,明珠汉浦。高吟许逐邯郸步。

素云黄鹤拥词仙,入室不数相如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