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褒城阻雨》由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描绘了诗人因雨阻于褒城时的内心感受与周遭景象。
首句“出谷宜长驱,轩然豁眉宇”展现了一种意气风发、勇往直前的气势,仿佛诗人正从山谷中出发,满怀豪情地前行,眉宇间洋溢着自信与豁达。然而,接下来的“卧闻檐溜鸣,忽作萧萧雨”却将这种豪情瞬间转化为一种宁静与沉思。诗人躺在床上,听到屋檐滴水的声音,突然间下起了细雨,这突如其来的雨声打破了原有的宁静,让诗人的心境随之变化。
“草泥拥山郭,凄寂断行旅”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环境的凄凉与寂静,草地上积满了泥土,山郭被雨水覆盖,行人稀少,整个世界显得空旷而孤独。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知自沓中来,同云尽何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旅程的思考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他知道自己的旅程是从遥远的地方开始的,但眼前的乌云散去后,又将去向何方?这个问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思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羁栖念乡井,静默对俦侣。邻叟夜初归,隔墙闻笑语”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静默中,他思念家乡,渴望与朋友相聚,但在现实的羁绊下,只能面对孤独。而邻家老翁夜晚归来,隔着墙壁传来欢声笑语,更加强化了诗人对温馨家庭生活的向往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多重情感体验,既有对壮志未酬的感慨,也有对亲情友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