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
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辛勤劳作的蚕妇形象。"两鬓樵风一面尘",说明她长期在野外劳作,风吹日晒,鬓发被柴火烟熏,脸上沾满尘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的艰辛生活。"采桑桑上露沾身"进一步描绘了她在清晨采桑的情景,尽管露水打湿衣裳,但她依然坚持劳作。
"相逢却道空辛苦",当她与人相遇,诉说自己的辛劳时,对方可能只是淡淡地说一句"空辛苦",流露出对她的同情和理解,但也暗示了社会对底层劳动者付出的忽视。最后两句"抽得丝来还别人",揭示了蚕妇的生存状态,她辛苦劳作,最终收获的丝线却要转交给他人,自己并未得到实质的回报。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勤劳而境遇凄凉的蚕妇形象,反映了古代农村妇女的艰辛生活和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翁卷以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不详
一字灵舒。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湖水添时宿雨晴,野禽无处不春声。
万株杨柳青如昨,全是东风染得成。
乱峰千叠拂云霓,辐合坑崖立似梯。
曾向括州州里望,众山却是此山低。
秋净日晖晖,间行风满衣。
寻僧虽不遇,折得菊花归。
一处西风一处愁,又逢鸣雁在沧洲。
芙蓉不分秋萧索,斗拆繁红满树头。